在這裡談英文學習與英文辭典算是老生常談,不足為奇,因為涉入夠久夠深。家裡紙本英文辭典,一整個大書櫃不夠放;安裝在電腦裡的光碟版,外加行動裝置裡的行動版,幾乎要超越大部分圖書館的收藏。其實,我自學過日文,買過幾本日本国語辞典,數量不多,十本左右,這回就來談談這段經驗。
高中時,一則好奇心驅使,再則父母親受過日本教育,潛意識覺得學日文應該很有趣。當時我讀英文受夠教科書的摧殘,與考試的威逼,正試著往外發展,找來 TIME 與 Reader’s Digest 這類課外讀物,很用心啃讀著。對日文的興趣,就在那時候開始萌芽。去書店買日文學習書,林朝彰的書含錄音帶,一面讀一面聽。接著又買來幾本其他作者的書,主要還是文法、語法這類型的書籍。日華辭典自不待言,蔡茂豐老師編寫的看來還不錯,就買了。
接下來的考驗才要開始。我讀英文會想跳脫教科書,自有我的想法與意圖。日文書,依篇章順序,通常從問候語、祈使句、問句 …,一路而下,每個章節帶出幾個關鍵用語,與幾條文法規則。再下來就是動詞活用型、助詞,複雜度與日俱增。我不是循序漸進的學習者,不會停留在同一章節,熟練一兩個句型,再往前邁進。在我看來,這樣效率太差。
整體輪廓稍有概念後,每本到手的文法書,或任何學習書,我迅速翻閱,同時在白紙上整理出我的索引。一整本書花幾天時間讀懂看完,並濃縮成三五頁索引,這索引只是個線索,讓我在往後閱讀時,看到某個假名或句型時,能很快翻到書本的正確位置讀取完整解說。隨著文法書數量增加,索引變得更多更複雜,也更交錯。這樣做目的何在?當然是為接下來的實戰階段鋪路。
翻過幾本文法書與學習書,整理出它們的索引之後,接下來是讀日文版《讀者文摘》 (已於 1986 年停刊)、《文藝春秋》這類純日文書籍。自製的索引、日華辭典就是我解讀這些日文文章的工具。沒有網路的年代,盡最大努力差不多也只能拿到這樣的資料。而這看似豐富的參考資料,遇到文藝春秋的文章,很快就撞牆了。
同一時間,英文方面我讀 TIME 文章一樣困難重重。但相較於英文,讀日文的另一道關卡是,辞典查詢的效率極低。日文辭典以五十音順序編排,遇到日文裡的漢字,不知其假名對應便無法在辭典裡找到。不論以試誤法查詢,或在漢字表裡目光掃描,總是效率極低,失誤機率又高。高中階段摸索日文的時日不長,讀書學習的重心離不開進入好大學這關鍵任務。
大學時,一方面積極閱讀英文,大量買進英英辭典,日文閱讀也重新啟動,並陸續採買幾本日本的国語辞典。這些辭典由日本人編輯,以日文解釋日文,與英英辭典以英文解釋英文的方式一樣。就這樣入手了《広辞苑》、《大辞林》,還有其他幾本三省堂、岩波書店、研究社等出版公司的工具書。然而,日文漢字的查詢效率一樣很難有效提升,成為阻礙學習的主要關卡。
畢業後多年,英文辭典開始有光碟版,漸漸改變我使用辭典的習慣。接著,日本国語辞典跟上潮流,幾套大型日文辭典有了光碟版可選購。剛開始通路不多,只能託赴日旅遊的親友代購,這些光碟版辭典多半很貴,三、四套買下來價格接近台幣五位數。我的電腦還要為此安裝日文版 Windows 當作業平台,從 Windows NT 到 2000 再到 XP,我的電腦一直是中英日三套 Windows 並存,開機時選擇要進入哪一套。
日文辭典進入到光碟版,使用效率大幅提升,遇到漢字,叫出手寫板功能,按著滑鼠鍵笨拙地移動,還是能畫出相仿的字體模樣,迅速找出答案。比較可惜的是,沒有任何一套附有真人發音的語音檔,雖然這項功能英文光碟辭典已屬必備。近幾年,反而是我對日文學習的熱度消退不少。用進廢退的進化法則,在學習語言上的表現更無例外,放著不用,或積極度不夠,消退速度幾乎是自由落體的速度。猶記得,翻譯接案的工作經驗中,曾接過日文翻譯英文的案子,直接跳過中文母語。今日已不復當年實力。
我的學習得自於人者少,受益於科技者多。有朋友笑我,只會對著機器學習。沒錯,這是事實。不過,還好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科技沒有人類的惰性與脾氣,好好馴服機器,可以得到很多好處。我與日文若即若離,即便眼見行動版日文辭典市場上已有不少選項,卻從未安裝過,直到月初,幾套日文辭典打折出售,我才買來用,這些有《新明解国語辞典 第七版》(特價台幣 300 元)、《三省堂国語辞典 第七版》(特價 270 元)、《大辞林》(特價 390 元)。以及《ウィズダム英和・和英辞典》(特價 390 元)。紙本與光碟時代,單獨一套或一本就要一、二千元的辭典,現在四套總價也不過一千元出頭,這是科技帶來的好處,還有便利。
上述幾套都是 iOS 版,安裝在 iPad mini 4 與 iPhone 6 Plus 上,手寫輸入的基本功能讓假名與漢字查詢迎刃而解,《新明解国語辞典 第七版》更有語音。查詢過程中遇到生字的再查詢,操作極簡易,甚至可以跨越到其他本查詢。這回買的幾套日本国語辞典,都是日本物書堂這家軟體公司製作的。Android 平台上也有對應產品,但開發商分別是 BIGLOBE Inc.與富士通パーソナルズ,介面類似,操作也都很方便,《新明解国語辞典 第七版》同樣有發音功能。
行動版的方便,加上售價低廉,為日本国語辞典帶來新的生機,讓我有機會重新探索。幾套還在評估中的有《大辞泉》、《明鏡国語辞典》、《岩波国語辞典》,以及其他各類型辭典。我以對英文辭典的理解與期待看待日文辭典,哪些該歸類為學習型,哪幾本屬於大學型,哪些又是足本,也許可以找到對應,有效歸類,以方便使用。或者日文辭典必須另闢蹊徑,以全然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些思考我必須試過才會知道。
附圖:
1. 精緻的手機畫面呈現出辭典內容,字體大小可任意調整,實用性比紙本辭典高出許多。
2. iPhone 6 Plus 一旁的《大辞林》有二千六百多頁,規模不輸英文的 ODE3 與 NO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