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還是必須牢牢記住,雖然書裡有方法,未必是輕鬆的方法。一旦無法貫徹,一切都將前功盡棄。
其實,《千萬》一書還是我讀過學習書裡比較有料的一本。但是我要來檢視一個論點,可能是書名誤導的地方。這本書的英文副標題是 Not Study, but learn,很好,我可以感受到它所釋出的善意,讓讀者願意輕鬆相信那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可是如果就行銷的觀點來看,不過是促銷的噱頭罷了。
書中提到的「第三階段的七個要領裡」,前三項是:
第一、用英英詞典查以前做聽寫練習時不懂的單字。
第二、把單字的解釋和例句記下來,若這當中還有不懂的單字的話,繼續查字典。
第三、查字典要堅持查到沒有不懂的單字為止。
各位親愛的網友,你們告訴我吧。這三項算是 study 還是 learn 呢?我們許多讀到外文系畢業的,都未必能做到這三點。回過來看書名《千萬別學英語》,你難道心裡一點都沒有矛盾的感覺?
讀到這裡,我難免莞爾一笑。我剛翻譯完一本書,過程中除了如「字源詞典」之類的特殊辭典沒有翻過之外,其他全部都動用到了。這樣夠嗎?不夠。還有兩 套百科全書,一套大英百科,以及一套網路上的 Wikipedia 免費百科全書。這樣夠了嗎?沒有!一本書翻譯完,總共還有大約五個問題向 Merriam-Webster 的 Language Research Service 發問。如果不這麼做,就要用猜的;用猜的就有可能猜錯。這也是市面是翻譯書籍錯誤的由來。
回到前面的三個要領,因為《千萬》一書開始建議學習者聽錄音帶,這就與學習者拿來聽的錄音帶題材有很大關係,也就是光是這三點,解釋的空間已經大到無法限制了。
《千萬》一書的最後一個 (第五) 階段是「文化融通,全盤掌握」,就這點來看,用learn的真的可以嗎?問一個美國人或英國人,什麼是「國親和」,什麼是「泛藍」、「泛綠」,什麼又是 「四不一沒有」?這些詞可能隨著選舉應景出現,兩個月後就消失了。life imprisonment 又該如何翻譯呢?為什麼一部電腦的名稱取為 Homer,大家在猜它的密碼時有人猜 Iliad,有人猜 Odyssey,最後有人猜 Simpson,猜對了。而此答案一出來,卻讓人會心一笑。到底他們在笑什麼呢?這些都是文化層面的問題。
这篇文章完全说明了我在“信奉”“千万”以来内心所持有的困惑,看来我几乎是浪费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而英语不但没有变成“第二母语”反而让我陷入思想的挣扎当中。GEORGE,你这篇文章一针切中,我相信自己会重审学习的方法,一定可以攻克难关的。
你好,我最近買了這本書,剛開使看的時後覺的很有到理,有點類似”躺著學英文”的觀點,但是光第一階段要花多久?如果真的要在短期(半年)充 刺英文能力,我每天聽同一片CD5~6小時,雖然才幾天,覺的成效有限,聽的懂的句子,大多單字本來就懂的,聽不懂的依然聽不懂,我真的有辦法這樣慢慢磨出實力嘛?
還是先聽個幾遍,再看書,了解其文句單字的意思,再來聽?至少比較有成效
請問我該怎麼去學習比較好呢?
謝謝
bio 您好:
您提到的困難確實是大多數人都會面臨的,尤其經由這種方法學習。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從生活上自然學習的管道比較缺乏。我個人的經驗是,經由大量閱讀的學習會是比較扎實的方法。過程中多利用辭典,儘量將所有疑問都查清楚。
您好,我最近看完了「千萬別學英語」,看完之後有許多興奮和感動
基本上 現在有許多人的說法也是主張「想學好任何語言必須從聽力開始」
我自己也看過許多有說過此方法有效
但自己是抱持著許多懷疑的心態…
看了 您的文章後,似乎更加懷疑了…
不過 您的文章我不太懂您的看法 是持贊成還是反對的呢?
可以再多加說明您的看法 對於這個方法覺得是有效的嗎?
不好意思 這樣突然麻煩您..還請您有時間能幫幫忙嗎? 謝謝
Dear Dave,
您問我這方法的「效果」,我先給您一個最直接的答案:效果有限。
這課題牽涉到很多更深入的探討。首先,每個人對「效果」的定義不同,通常這效果與每個人期待的目標是緊密連結的。期待的目標不深遠,比較容易滿足,所以會覺得效果還不錯。
我這樣來探討吧,從一個比較常見的「聽、說、讀、寫」四個領域來談,看似各自獨立,其實又互相影響。例如,讀不懂的字,可能出現在寫作中嗎?讀不懂 的句子,可能在聽廣播的時候聽懂嗎?從完全不懂到精通,如果用零與一百來代表,某種方法可能在聽說讀寫當中的某個方向上,可以幫學習者從 30分進步到 50分,這樣的方法,算有效嗎?在這 30分進步到 50分同時,也要考慮到付出多少代價,還有從 50分以後如何接續往一百分邁進。這些要整體來看,才有意義。
就像文法,很詭異的一門領域,太過深入容易讓人迷失。一旦誤入歧途,不拉回,就很難往一百分邁進。學習者要有居高臨下,綜觀全局的角度評估任何一種學習法,單獨切開來看,價值恐怕不高。
我已實行千萬的方法一段時間,時間大概是五個月左右
無可厚非的是 不可能是六個月就能夠完成這個方法
我進行了五個月才進行到第三階段
我必須要說的是..可能是因為天天聽天天開口唸,自己也漸漸慢慢習慣英文的節奏 但是很多聽不懂的地方還是聽不懂‧‧‧
另外抱歉我也一項疑問是
因為我現在每天都念例句念文章(聽寫內容) 感覺腦中好像有點英文 可是總感覺不是那麼充實+真實 加上遇到外國人又說不出口….就是讀的用不太到
書中叫我們”千萬不要用背誦的方式” 而是慢慢習慣..只要一背誦就前功盡棄? 但是我現在必須碰到寫文章或是開口說得時候反而是腦袋一片空白…有的時候是回去再唸一次剛好情況的例句等 才想到 「喔~原來可以這樣說…」
讓我開始懷疑此方法 如果不是靠背單字背文章 真的能夠”突然”有一天 可以說出流利的英文嗎?
您有不同的看法嗎? 眾多的質疑 請麻煩您分享您的見解 跟想請教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學習呢?
不是母語的語言似乎怎麼學都不能成為母語呢…英文變好真的是那麼難嗎…有點灰心….
To Jaeson:
《千萬別學英語》這本書的觀念讓你行不通的話,等 George 老師新書出版,可以多比較他書裡的學習觀念跟《千萬別學英語》有什麼不同。
PS. 或是等 George 老師開課啦,想上的人都期待好久了,George老師好像好忙,什麼時候才能開課呢?
我有四個小朋友,已經忘了幾年前了,看到《千萬別學英語》的學習方法,狠狠的買下五套(一套錄音帶的、其他都是cd版),只因為我英文不行, 不能教小朋友,四個小朋友都去補習經濟又負擔不起,希望能採用這種另類「填鴨」方式,用灌頂的方式把英語塞給他們。結果,一整個暑假,強迫他們每人每天聽 四個小時(我用聽一個小時可以玩20分鐘電腦當酬勞),可能是那次讓他們嚇到了,幾年後的結果是,老大國中基測英文40分,老二今年要考,依她的平常成 績,英文可能不會超過30分,老三今天國二,還不錯,平常都能考上70分上下,老四當老師問她”How are you doing?”她還是答不上來,也或許是只要求那個暑假,二年多來都沒有再接觸有關,看了老師的評論,我是真的懂了,至少懂了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教材沒有錯,方法也沒錯,錯的是我誤以為語言聽久了就會變成母語,純聽,只是節奏語調好些,不會說,就是能說,也只能按聽到的說,想要創造自己的意思再說 出來太難了,拼音文字還好,聽多了,看到文還能唸出個三五成,只是能不能懂得字義又是兩說,而且,那只是唸,不是讀,寫,算了,聽得再多,還是文盲一個。
從老師這,我學到一個新的、又不會枯燥的讀英文的方法:「字典學習法」。依賴現在科技,用電腦查英英字典(含發音),這個不稱職的老爸又有新的想法:
1.要求小朋友先背完2000單(聽、英→中)
2.在verycd下載二套英英字典(我真的經濟不是很好)
3.要小朋友在上課前,先把英語課文打在文書檔上,再交叉參照英英字典。
就這三點,但願能救救四個小蘿蔔頭的英語。謝謝老師!
MING
請問一下您認為千萬的方法沒有效果嗎? 您進行到第幾階段了呢? 謝謝
Jaeson 您好:
我的觀察與結論是,這本書的方法漏洞百出,執行起來困難重重,實在沒有必要再自己經驗一次來證實確有問題,代價太高了。找幾本辭典好好從閱讀開始吧,我向來不認為學習語言有捷徑,而且任何名師都無法把他們懂的灌進學習者頭腦。
腳踏實地才是不二法門。
最近因這個網站,我也去把”千萬”一書拿來看
個人覺得他應該是一本聽力訓練書,可以嚐鮮的翻翻看。
畢竟有些英語成功者,介紹聽力的方法只用了兩句
“就多聽阿,聽久了就會了”
也有聽到介紹,使用英韓(漢)辭典的壞處,
還是趕緊往英英邁進才是正途。
成效來說,他跟台灣的”躺著學英文”很像
該書的作者,也推出不少教材,不過價錢也是挺高的
就以效率來說,我想”千萬”是給一種不同於傳統教材的學習方法
應該能在聽力上有所成長。
但我們不能想說,買這一本書,上了某堂課就英語沒煩惱。
這也是台灣長期書商,補習班推銷的觀念。
時常在書名搞的”史上最強,讀了這本就會通,XX天內讀懂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