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活動訊息

一場由台灣翻譯學學會舉辦的演講活動詳細資料如下:

講題: 「狼婆婆」動物意象之翻譯探討。
時間: 八月十二日 (星期六),14:30 ~ 16:30
地點: 書林出版公司門市內會議室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之5,台大對面麥當勞樓上)
請留意,場地已改至「書林出版公司」──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60號3樓(捷運公館站 1 號出口,玉山證券樓上,屈臣氏旁)
主講人: 陳宏淑 老師 (台師大翻譯研究所博士生)

演講者所提供的演講摘要如下:

Lon Po Po (狼婆婆)是一本以英文寫作的兒童圖畫故事書,故事內容取自中國各省流傳的「老虎外婆」類型故事。作者Ed Young(楊志成)是國際知名、得獎無數的兒童文學插畫家,也是致力於譯介中國民間故事的作家與譯者。從封面的副標題:A Red-Riding Hood Story from China 可看出楊志成將此故事比喻為中國的小紅帽,刻意喚起英美讀者對故事的熟悉感,而故事裡扮演加害者的動物,也成了英美文化中典型的壞蛋「大野狼」。從清代黃 之雋的〈虎媼傳〉,到楊志成的 Lon Po Po,動物主角由虎變為狼,不僅改變了動物的形態,也改變了動物意象背後源遠流長的文化意涵。

故事裡加害人類的噬食者,在各自的文化裡有著根深柢固的動物意象。兩者有個別的特殊性,例如虎在中國有著吉凶參半的矛盾形象,狼在西方有著如惡魔般 邪惡的象徵。不過兩者也有共同的普遍性,都是會傷害人命的噬食者。人類害怕被猛獸攻擊吞噬,這種恐懼透過口述傳統,各種族以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動物形象, 骨架相同而血肉相異的情節,在世界各地眾聲喧嘩。以奈達(Eugene A. Nida)的等效翻譯,或以諾德(Christiane Nord)的目的論來看,每個地域都有自己獨特的產物,外地來的故事改造為具有本地特色的內容,最能達到民間故事道德訓誡的效果。若以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 的理論來詮釋,每一種動物意象都是一個碎片,故事的傳播者或翻譯者在改變動物主角的同時,就像是再貼上一片碎片,讓不同的動物意象彼此互相補充,反而能使 原始的噬食者意象更趨於完整。

這場演講,台灣翻譯學學會的會員可免費參加,非會員或新年度尚未繳交年費者酌收新台幣一百元。翻譯學會近日正積極整理會員資料,並規劃各種活動,希望能提供正式會員更實質的回饋。

除了演講之外,學會的刊物《翻譯學研究集刊》也正努力充實內容。我雖未親身參與編輯的事務,卻投入許多聯繫工作,很能夠感受到學會內充沛的活力。

關於演講的問題,或對翻譯學會有任何疑問,歡迎網友來信討論。這次活動因我自己還有其他事情,大概也沒辦法到場聆聽精采內容了。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訊息公告. Bookmark the perma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