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談到學習英文題材選擇的話題,未料引起廣大迴響。也許前文有些未盡深入,容我再延續此一話題深入探討。之所以會重國外原版刊物而輕台灣本土報章雜誌,我再補充一些看法。
本土雜誌 (甚至加了中文註解的 TIME 雜誌也歸類於此) ,內容經過精挑細選,甚至單字、片語、句型,雜誌編輯都已貼心地幫讀者整理好了。讀者幾乎可以不用辭典就能完全閱讀,這是優點還是缺點呢?我認為是缺點。
太多人都忽略了學習者「遺忘」的現象,而這個事實在語言學習當中扮演著重要的關鍵。學習英文,我們都有一種經驗,某個單字或某個表達方式似乎學過, 但在哪裡呢?也許在某一期雜誌的某一頁裡,或是在自己整理的筆記的某一頁裡,還是在書本裡?但是翻來翻去,找不到就是找不到。只要雜誌累積了十幾二十本, 筆記整理了百來頁以上,或者是一本不太厚的書閤上之後,這個找尋的困擾就開始顯現,儘管當初第一眼看到時讓我們曾經拍案叫絕,直覺「太好了,以後就可以這 樣用了。」
學習是一場長期抗戰,在眼觀耳聞都是自己母語 ── 中文的生活裡,學習密度沒有達到臨界點成效是不會累積的。一天背十個單字,前面三個月成效不錯,過了這時間,忘掉的單字與新背的單字相當,於是學習者停止進步,稍一怠慢,便又退步,這是大部分學習者面臨的無奈困境。
這困境又似乎牢不可破?那麼學習英語文變成了一件 mission impossible 的空想囉?正因如此,所以真正學好英語文的不多。
如何加強學習密度呢?從一天背十個單字增加到五十個?那也只是把平衡點稍稍往上調昇,伴隨而來的卻是更高的痛苦指數。反正不管怎麼安排,總覺得失敗機率太高,成功機會渺茫。
關鍵在哪裡呢?還是回到閱讀材料選擇這問題上。讀本土雜誌刊物,就好像被養在農場裡的動物,飲食無缺、環境優渥;相形之下,從現實環境找國外雜誌閱 讀就是野地覓食,必須練就許多克服困難的能力。剛開始讀國外雜誌或小說,必然超過大部分學習者的能力,因此產生了許多查字典需求。如果學習者不敷衍了事, 認真對各種疑問求解,不斷演練這個過程,最後學到的是問題求解的能力。
從一個問題出現,翻開辭典查閱搜尋,不合用再換辭典,直到找到答案。這個過程的縮短就是個人英語實力的進步,如果配合光碟辭典的使用,效率提昇何只 十倍百倍?這個求解的過程我認為比從文章中讀到的內容還要重要,文章內容精采有趣,小說情節高潮迭起不過是推動學習者繼續往下的動力。
從這個目的來看,本土雜誌刊物儘管生活化,儘管內容搭配均勻,儘管解說詳盡,終究學習者都成了接受飼養的動物,求解 (求生) 的訓練徹底消失。那搭配贈送的光碟恐怕還「字正腔圓」的一些,反而背離了英語全球化的趨勢,同樣可能剝奪學習者親身經歷南腔北調的機會。
英語文學習密度在於從問題出現到解決的過程縮短的程度,儘管以前看過的東西又忘了,也不用擔心,因為要重新找出來是在一本本的辭典裡找尋,這些大部分都是從 A 到 Z 順序排列的,如果使用的是光碟,那就更方便了。
我的方法消極嗎?絕不。這才是考量現實貼近人性的方法,人不遺忘嗎?大堆讀過的報刊雜誌資料不是不容易還原,不容易搜尋嗎?我建議的不過是從實際的 英文書籍刊物取材閱讀,並且在一般性的辭典裡找答案,所有的材料與資料都符合一般性、普遍性的原則。學習者只須扮演這當中穿針引線的腳色,日子久了,功力 自然提昇。
喬治大哥,真難為你了。苦口婆心推銷這「野放式英語自修法」,只怕熬得住你這最後的「日子久了」四個字的人不會太多。當然啦,反正「圈養式英語自修法」學成的人也不會太多嘛!
只是提一提,對於初學者而言,「字正腔圓」應該是有幫助的吧?
類似此篇報導所提實驗的概念:Old Brains Can Learn New Language Tricks
而對於兒童英語,不也有許多研究指出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較好嗎?
特別是 Steven Pinker 寫的《The Language Instinct》中對於 pidgin 的敘述特別令我印象深刻
見: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Language_Instinct
Pinker notes that children spontaneously invent a consistent grammatical speech (a creole) even if they grow up among a mixed-culture population speaking an informal trade pidgin with no consistent rules.
太多人都忽略了學習者「遺忘」的現象,是較含蓄的說法,更貼切的説法是,更多人不願意面對學習過程中遺忘的現象,或者說心理上也會無形逃避這 種挫折的感覺,也因為有讀了又忘的自然現象存在,能否長期持續學習再再考驗著學習者。事實上大多數的人也受不了這種學了又忘的自然現象,因此一一打退堂 鼓。
借用艾雨大大創造的兩詞「野放式英語自修法」與「圈養式英語自修法」,再理解George大大所陳述的看法,我想本質上兩者的差別就是學習者的對學 習的心態是「主動性」還是「被動性」。主動性的學習往往能讓我在學習英文不可避免的挫折下,仍然可以體會那種到「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美 妙經驗,也因此有能量再度忍受挫折。
大學畢業後,重新拾回英文,目前在英語學習的路上,還是一個小學生,卡在一個很尷尬的處境,我的年紀與時間不能容許我「慢慢學」,但是我又不願意相 信大多補習班標榜的那種「快速」、「精簡」的學習法,我很能認同George大大「加強學習密度」的論點,唯有加強學習密度才能拉近起步時間上的差距。
目前我在閱讀的廣度與能力,自然無法和有能力在野地裡狩獵的人相比,折衷之下,為了生存,我只好自己找營養補給品,有兩種補給品是我最愛的,一是國 外出版社出版的文法書,另一是學習型的英英字典,直接在字典與文法書去理解英文這門語言。同時在這兩類書裡會寫錯的機會非常的小,不容易混淆學習者的視 聽。
也許這樣做因此犧牲英文閱讀的探險經驗。若是哪天下足了基本工,修煉成正果,小女子我也想能像George大大一樣,自由自在地悠遊在「野地裡的閱讀」哪!
「那搭配贈送的光碟恐怕還「字正腔圓」的一些,反而背離了英語全球化的趨勢,同樣可能剝奪學習者親身經歷南腔北調的機會。」
這句話其實有待商榷,以我收聽十幾年的經驗,事實上,每本雜誌雖有固定班底,但固定班底一陣子就會換,其中也有英國與澳洲的老師。他們在廣播中也會提到加拿大英國愛爾蘭甚至新加坡英語是怎樣。
一開始的學習,尤其是學生,字正腔圓的指導是必要的,要接受怪腔怪調的考驗,網路上或電視電影影集裡多的是。
我認為應該是說,要培養小朋友從小愛查字典的習慣,我當初訂閱這些雜誌,並不會因為它把keyword都查好了,就不去查字典,因為透過字典才是真正進入大觀園,對於這些雜誌,其實我還是給予高度評價。
尤其是在城鄉差距很大的過去,在屏東(大學以前),我覺得透過他們,China post和ICRT,我並不覺得我我的學習環境比別人差。
不好意思,順便補充一下。
我記得國中高中時代,我念英文最大的困擾是,碰到生字,查字典,但是照著字典的音標去念,念法不見得正確,所以當時我是仰賴這些教學雜誌,模仿比較正統的發音或連音。
學校老師的念法也不見得正確,在沒有網路的時代,只好靠這些。現在真的方便很多,電子字典都有真人發音。
我是覺得教學雜誌比較適合用來訓練聽和說,George的本文其實是在講「讀」的部分。如果純粹以提升「讀」的能力來講,看有興趣的小說的確是最快的方法。
啊,忘了說(我還真囉唆)
我覺得聽說和讀其實是相輔相成的,聽得懂,會講,可以記得更久,也就不會發現單字常忘的現象。會忘的單字,大多是連說都說不出來的字。
不然就只能靠大量閱讀,那真的要很大量而且是經常性(比如天天),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George老師您好,
您的見解讓我們這些學翻譯的人受益良多. 不知道是否能請您推荐一本您翻譯過的書, 我們想要由您的作品中學習最正確的英翻中和中翻英的技巧. 謝謝您.
Peipei
Shaform 您好:
字正腔圓的發音當做初學者的模仿對象確實不錯,不過這個階段每個人要沉浸多久也未必有定論,如果是我,習慣了這些教材的發音方式之後就會直接從實際廣播裡找尋聽的題材。
關於語言的學習,我相信實証超過理論,相信統計勝過個案,也相信語料庫語言學的研究方法比 Noam Chomsky 的 Generative Grammar 還要踏實。小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比較好嗎?我從 《天下雜誌》「教出英語力」這本專輯摘錄一段文字提供參考:
人們有學語文要在「關鍵期」的印象,其實只是來自一項假說。一九六四年,神經語言學家藍尼柏格提出「關鍵期假說」,認為學語言要在兒童大腦左、右葉功能分化尚未完成前最有效。
然而,幾十年來,這項假說一直沒有被語言學界證實或認同。
學習語言有許多迷思,例如,認為能將英語說的字正腔圓就是學得很優秀,其實這是誤解。又如,許多實驗已經證實學習第二語言沒有關鍵期。
各位大大有沒有值得推薦的書(有關toeic)????
非常感謝喔!!!!!!!!!!!!!!!!!!!因為小女最近想要有想考toeic的想法!!!!!!所以想在考之前勤練一下!!!!3QQQQQQQQQQQ
其實這些都可以相輔相成,共供學習者各取所需。每個人學習的目標與目的不同,有人希望達到社交層次,溝通無礙;有人希望能進入知識層級,深度閱讀。有人更希筆下來得,言之有物。
其實回到母語世界亦然,能說的也不見寫得好,能寫的也許拙於言辭。但一般人所要求的是在多年英語教育之後,庶幾獲得國民教育的通識水準,所以我們應該更關心的是,為什麼家庭、學校、社會、政府都對英文如此投資,所得的英語力結果卻往往事倍功半?
比方文法非常非常重要,可是文法是工具,是活的工具,不是目的,對一般人而言更不是訓練我們成為文法家。但因為學校教育往往把文法本身當成目標死命鑽研, 本末倒置,結果八大詞類的術語記得很熟,真正的語文本體卻亂七糟。致令有一種反對聲音認為文法無用,兩方面都失之偏頗了,於提昇英語力均無助益。
說到字正腔圓,最近發現一個現象頗有趣,記在丁丁部落格裡:
http://tingtingenglish.blogspot.com/2007/08/3.html
丁丁您好:
學習的目標與目的確實有因人而異的差別,個人還是覺得大量閱讀是一個關鍵。有人以為只想學會與佬外對話,所以拼命往外籍老師會話班擠,結果成效如何?學過的人捫心自問即可。
回到現實世界,國內英文能力如何,大家有目共睹,這兩天公告的 IELTS 成績與六月間統計出來的多益成績都已經接近墊底了。對照政府語言政策模糊,商業行銷的聳動言詞張牙舞爪,多數人迷失慌張。這樣的結果早在意料之中。
對於文法的看法,我與丁丁的見解類似。我甚至極少看文法,而比較偏重用法。對文法仰賴偏重,是因為閱讀不夠,所以只能靠文法規則試圖抓住英文的各個 面向。這就像飲食不均衡的人嘗試靠營養品調節;運動不夠的人想要藉減肥藥減肥。在台灣,發現學生國文不好,有人要學生乾脆去讀中文文法嗎?還不是建議「多 閱讀」?為何讀英文時拼命學文法?
您提供的「字正腔圓」的看法,六月間我在另一個網站讀過一篇更長的,也許是重要話題,所以很多人爭相傳頌,請見如下:
http://www.post-concrete.com/blog/?p=201
謝謝您的回應,原來這「字正腔圓」話題早就有過精采討論,真是很有趣啊。
末學每天都有聽台語與練習台語的機會,但是台語依舊無法講得流利。不過,末學自高中開始就努力從收音機或錄音帶中學習英語標準發音,因此已四 十歲且非外文系畢業、也從未去過英語系統國家的末學,英語發音還算相當標準。有心想學好標準英語發音,端賴學習者的用心與積極、客觀。未必一定得留學或求 教於外籍人士。
世人都知英语好,
唯有钱途忘不了;
A B C D E F G,
雅思、托福、GRE.
教材辅导一本本,
十年辛苦为谁忙?
心脑不能并用,举一不能反三,
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依然故我,
词汇只知数数量而不知计质量,
只知滥用记忆力,不知要自行分析判断,
还得时常反省,自我总结。
只知表面现象做足表面文章去应景,
而根本不愿探求本质、发展和变化。
再就是患得患失,拔苗助长
一日用心,奢求十日之效;
一月用功,便冀一年之绩。
长此以往,如何到达彻底解脱之彼岸?
We are trapped in the unsavory learning mode which relies almost entirely on our faculties of memory alone, without independent thinking, without habitual classification of what we learned periodically. In fact, strategic thinking is such a rare commodity in this day and age that it demands a premium in the “market place”.
Too often, we are so misconceived that we believed frequent exchanges of ideas with other fellow learners of English are so beneficial that they would make this trip or pilgrimage somehow faster and easier. While we may intuitively agree that the only way to learn English well is to closely mimic the process how native speakers learn and perfect their own language skills, few of us actually pursued that route to full fruition. At least in Mainland China, there is also a trend to place a disporportionate amount of emphasis on classic English literature and with the hope that this would somehow cultivate a refined English taste. What a waste of time. Not surprisingly, many have benefited from such grossly misplaced emphasis at the expanse of the whole nation: too much educational resources have been wasted or underutilize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complete MASTERY of a language, at least in this author, is to put one’s heart and mind TOGETHER to wherever they need to be, whether in learning grammar, vocabulary, different modes of thinking or linguistic aesthetics. Additionally, a little knowledge on history, of the language in concern, is an absolute must.
Just my two cents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陳君如用過大陸出版的《英漢大詞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可來此版一遊:
http://www.yiwen.com.cn/mybbs/Board/Board.asp?BoardID=18
cindy 您好:
也許本土學習雜誌對某些人真的有幫助,那就依自己的興趣與程度選擇。城鄉差距問題的平衡,我個人比較看好網路,畢竟網路能提供的資訊更豐富。
您另外提到的 ICRT,我也曾經聽了幾年。那時候知道這電台在台北很多人聽,而南部信號微弱,收聽不易。後來我不再收聽 ICRT,主要是因為太多音樂歌曲,太多廣告,也太多華語,覺得不符合我的期待。尤其可以上網之後,聽英語就以 BBC 與 NPR 這類的網路廣播為主。
Mr. Chen,
您好。您的博客寫得很好,但更新很慢。您工作一定很忙,但能不能和大傢多分享英語的樂趣呢。順便說一下,您似乎是法律工作者,我的專業也是法律,您也可以多談談法律英語啊。
thebanker 您好:
感謝您不嫌棄,文章更新慢是因為寫一篇文章常常要醞釀很久,所以無法寫得很多。分享讀英文的樂趣是我的最大興趣,歡迎常來參觀指教。另外,我不從事法律工作,我的學科專業在工程領域。
乔治大大的书不知道何时可以见到,真的很期待。但另一方面,又不敢表达太急的心态。就好像游戏玩家对待开发商的态度一样,着急玩到自己期待的游戏,同时又担心快工出糙活,总是想给制作人更多的时间不断完善。矛盾心情,庶几相同,呵呵。
George您好:
我想請問
1.若沒有國中的基礎(從國中開始就沒有念過英文),高中基礎,這樣的人可以從純英文沒中文的方式開始念英文嗎?
2.因為現在工作的關係,還是要接觸到專業的英文,請問這時我該怎麼辨呢?查英漢字典?還是堅持英英?該翻釋還是不翻
3.我國中、高中、大學都沒有念過英文,也就是沒有背過單字,沒翻過英漢字典,一接觸英文就是純英文,但我”聽說讀”在接觸純英文慢慢練習時算不差(去科 見能力測驗,會話班在第四等,總共九等),唯獨對英文的理解滿差的(不了解英文的意思,我猜想是不是我反覆念太多遍一本書,沒有泛讀),所以我想請問我現 在用泛讀的方式念英文,對英文的理解會變好嗎??一本書或劇本或文章應該念幾遍會比較適合呢??
麻煩您了…我為了這問題煩了很久了,剛學英文時以為使用”千萬別學英語”的方式,英文就會變的很好,但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好
hungyu 您好:
既然您說「聽說讀」還算不差,可見您對英文並非沒有概念。沒有國高中的英文基礎倒不是很嚴重的問題。這樣的情況要再加強,何妨找些閱讀文章,配合辭典輔助,磨練半年一年應該會有成效。如果使用英英辭典有困難,試試看英英、英漢雙解版本。
閱讀與辭典選用我相信是非常個人化的學習行為,您必須自己心裡不排斥,才有可能產生正向的學習效果。而排斥與否,還要看外在的需求夠不夠強烈、面對英文文章會不會抗拒?當下的心情是否安穩,等等。
一本書要讀幾遍似乎沒有標準答案,我自己頂多只讀一遍,極少數的書才有再次閱讀的可能,畢竟新書太多,我希望有限時間能多觀摩更多的書籍與文章。
誠然遺忘會打擊英語學習者持續不斷的努力閱讀的信心, 但是我相信心中的學習動機夠強的話, 這樣的挫敗是不足成為障礙的! 我個人畢業後並未如George閱讀眾多英語書籍, 但是從事旅遊業, 過去網路並不發達, 我希望提供更好的諮詢, 便廣泛翻閱公司內所有英語旅遊相關資料與工具書, 當然出國後又可以蒐集更多旅遊簡介, 休閒時偏好國際廣播及無線電通訊, 恰好這類訊息也是沒有中文資料, 因此想提升這方面知識與技能, 因此還是向國外電台與書籍取得英文資料, 就這樣在旅遊與無線電兩個個人感興趣的主題中, 藉著英文挖到更多進階技能與know-how, 也同時讓自己的英文同步提升. 當然現在網路時代, 這些資料更是源源不絕.
因此, 我想說的是英文學習技能固然重要, 但是有心者更需發掘自己心中的動機, 挑選自己有興趣的相關讀物, 例如: 喜愛海外旅遊者可以先從英文旅遊雜誌書籍開始, 相信台灣的英文書局很容易找到各類主題書籍雜誌, 到了一定程度時還希望再上層樓, George所有的學習方式都是值得執行的. 當然若是沒有足夠強烈動機, 最多只是花錢追逐英文流行風潮罷了, 依然船過水無痕!
George 您好:
請問如果剛開始學習英語的人(大概只有基本字母和簡單會話能力者),也就是才剛接觸英語學習的人,如果每天大量的聆聽純英語廣播如您所提到的BBC、NPC等,是否對英語的學習有幫助呢?特別是聽與說方面。
Hi Geroge
若要使用英英辭典 是否應該要有一些基本的英語能力呢?
不然若是初學者怎麼能夠看得懂上面的英語的解釋呢? 這樣的話就無法就會在這裡卡住無法在繼續閱讀了不是嗎?
Hi Geroge:
最近到这里浏览,学到了很多学习英语资料.也让自己找到了更大的信心.Geroge对英语学习的剖析让我获益非浅.
Dear George Chen,
你的辭典選用這篇文章受益良多;可否請您也能開出寫作的書單呢? 因為我現在也得大量的寫
Best
Jimmy
Jimmy Chu 您好:
謝謝你的認同。最近已在整理寫作方面的書單以及使用方法,這方面的資料與應用,確實比閱讀用的參考資料還要複雜許多。
George 您好:
無意間找到你的blog, 真是令人震驚, 改變了我許多之前錯誤的觀念, 像是盡量大量的閱讀, 用英英字典等. 真的是讓我收穫良多, 花了一整個下午看你的blog, 讓我停不下來, 因此我也開始學習您的建議, 先買了本英英字典 MED及LDOEC2. 我目前的身分是台大的研究所新生, 之前在國高中英文還算是中上, 但是國高中的英文都是講究精讀, 因此我發現了一個很嚴重問題, 就是即使到從大學到現在我大概累積看了一百篇的paper. 也用了英英字典約三個月, 但我仍是一句一句的翻譯, 一句一句得在腦中構築這句話的中文的意思, 即使查了英英字典還是會不由自主的猜想中文意思. 因此George大您說的用英文思考的境界, 我還是無法體會, 也不知道是甚麼滋味, 可以請您更詳細的分享要如何做到呢? 如何在腦中從英->中 變成英->英 思考? 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