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查字典比賽的觀察

本來只是配合學校「字典展」當演講的講者,後來受託為查字典比賽出題、閱卷、評分。接手有點匆促,遊戲規則也已定案,比賽就僅能在有限的範圍內發揮。規則最主要的限定在於「只能攜帶一本紙本英漢辭典」,不得使用電子辭典。我在先前的文章裡談到翻譯考試一本紙本辭典的奇怪限制,這裡似乎也有這樣的影子?

規則裡另一條文是,「主辦單位會發給一篇文章,參賽者須依照上下文(context) 查出文章中劃底線的部分生字或片語的正確意思,並須在規定時間內查完所有劃底線生字或片語。」這樣的陳述已經把辭典的使用限定在「閱讀理解」的單一用途 上。況且要在同一篇文章裡匯集五個或十個有鑑別度的考題,困難度相當高。最後我做了一些變通,除了幾段短文之外,就以單一句子當考題。

我們常會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一些讓人拍案叫絕的用字遣詞,把這些拿來當考題好嗎?很多都不好,因為再罕用或傳神的道地用法,常常是辭典一翻開,那個單獨而唯一的定義就鶴立雞群地呈現在那裡,應考者閉著眼睛都能抄下答案,輕鬆得分。這不是理想的考題。

最後我整理出幾段文章外加十個句子,文章還好,可以自成系統。句子的話,如有必要我都附上前後文,以使意義完整,避免斷章取義的缺失,我的取材來源有底下幾本書與媒體:

  1. 英國學者 Noreena Hertz 的著作 The Silent Takeover
  2. Khaled Hosseini 的 The Kite Runner
  3. J. D. Salinger 的 The Catcher in the Rye
  4. Gregory David Roberts 的小說 Shantaram
  5. The Complete Sherlock Holmes
  6. BBC 的網路新聞
  7. Dan Brown 的小說 Angels & Demons

找考題過程,我在十多套光碟辭典裡對照比較,相信這些題目是有相當難度的,可以想像得到,英英辭典與英漢辭典的落差,應考者的「一本英漢辭典」恐怕是不夠的,而這也沒辦法,事實就是這樣。

最後,我改完考卷,得分狀況普遍不佳,這本在預料之中。我比較意外的是,取材自 BBC 網路新聞的句子:

The freezing temperatures in Tawang did not deter thousands of villagers taking to the streets to catch a glimpse of the Dalai Lama.

這裡的 take to,在新聞媒體不算少見,常看新聞英文應該不陌生。但是在二十六位應考者中只有五位完全正確,另兩位稍有瑕疵,其餘則全錯或留白。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語言學習, 辭典探討. Bookmark the perma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