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 KK 音標

二○○二年 Net and Book 網路叢書系列出版了一本《詞典的兩個世界》,書中有一篇由劉燈(文字工作者)與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寫的文章《KK 音標是怎麼來的?》(P.124) ,文中提到:
有趣的是,這套由美國人發明,被台灣讀者廣泛接受的音標,非但英國人不用,美國人也幾乎不用。

以及:

目前全世界大概只有台灣還那樣徹底地信仰KK音標,不管是詞典、教科書、參考書或語言教材,還是奉KK音標為圭臬。這種抱殘守缺的精神,或許也可以稱得上是一項世界奇蹟了。

很清楚了,KK 音標只有台灣在用。所以,英美等國的詞典不會有 KK 音標,不必再花時間找了。

台灣的 KK 音標政策,假如學生過度死守,便無法與國際接軌。大家有沒有想到?許多來台教英文的母語人士如何與台灣的教學系統銜接?這哪是如教育單位說的,大量引進母語人士來台教英文就可以將台灣的英語文能力提昇?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語言學習, 辭典探討. Bookmark the permalink.

80 Responses to 體檢 KK 音標

  1. Christine says:

    所以您的意思是沒有kk音標的英英字典?
    不過柯伯英漢雙解辭典是用kk音標
    我之前問過來來圖書公司
    他們說他們有kk音標的英英字典
    是新加坡那邊出的 我本身還沒有去看過編得如何
    而對於學哪一種音標方式我覺得應該是各有利弊
    像我兒子之前在默示法(Silent Way)學英文
    在發音方面 這個方法是由顏色來認發音 有一套色卡
    我不知如何解釋 但這個方法很好用就是了(對學過的人)
    因為我沒去上課 所以我不會
    Silent Way 有網站 可去看看
    Silent Way是一個外國人創的
    主要應該是為了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的學習者 詳細資料我忘了
    我兒子若問我單字 看字典解釋時 我順便就教他認kk音標
    我為什麼說哪一種音標不重要
    因為我覺得語言學習應該從生活中自然學到的
    以前在學校學了一大堆 英文發音總是不那麼像英文
    到我後來嫁給我先生 因為他是外國人
    他也不會什麼音標 但我英文發音有問題問他
    或平常聽他們說英文時 就會去留意他們的發音
    並對照音標的標法 所以我說kk音標對我已夠了
    以前在課堂上老師教的方式並不能領會
    而從我先生的觀點 及我自己慢慢的去體會及練習
    我現在就比較知道 看單字音標該如何發音像外國人一樣
    所以 我覺得這些只是工具 看如何學而已
    就像學校 常常都是吹毛求疵 學的結果還被外國人笑
    你們台灣人(指一般人 像你們這些厲害的不算)用的英文
    說的英文總是有些怪怪的
    能了解我的意思吧?!

  2. C.J. Hung says:

    不懂妳的意思….
    Speaking of 2nd language users, it is expected for them to make grammatical error(s)…
    each language has its distinctive pronunciation and gramma, so what do u expect? ‘course there’re languages that are very similiar or come from the same root, say, e.g. portugese and spanish; then? no one will mistake one from the other.
    language is a tool, as long as one can express him/herself clearly, that’s more than enough. if u don’t believe me, try listen to Mandiba’s speech… all i can say is: what the ……
    my highschool eng. teacher told me: C.J., your problem is that you always treat eng. as second language, but u r living in an english county now…
    think about it ^^

  3. Christine says:

    再請問
    如果一般人或像您 若碰到一個比較難的單字
    您如何知道它的正確發音?
    難道您不是學kk音標?
    還是您另外再多研究其他的音標方法?
    我想在台灣這種教育環境
    一般人能把英文學到中上的標準算是不錯的了
    除非自己有興趣 否則不會要再去多學些其他的
    因為光是要把本來已學的弄到如新加坡或香港
    的英文水準 可是得花滿大工夫的
    看週遭跟我年紀相仿(五十幾年次)或以下年次的
    大部分英文的程度並稱不算好
    總之 不管其他科目 這麼多年來
    光是學校的英文教育 我覺得頗失敗
    我兒子小學在學校學的英文 花了三 四年時間
    整個班級平均程度仍是粗淺 自己若沒在外面補英文
    那真是會落後其他國家許多
    我兒子的英文老師說 很多考高中大學的學生
    英文作文是零分的
    Anyway 重點是 如果你們不用kk音標
    那如何得知生字的發音?

  4. Christine says:

    “language is a tool, as long as one can express him/herself clearly, that’s more than enough.”—I agree this too.So if one can’t pronounce and use the right words and speaks (or writes) it fluently as best as he can, how can he express himself clearly?
    And what is Mandiba’s speech?

  5. Denz says:

    台灣用KK音標也沒什麼不可以,反正都只是工具。
    就像中文,只有台灣用ㄅㄆㄇㄈ。中國用漢音…那你說用中國的漢音有比較準確嗎?別傻了…去過中國就知道…中國各地講國語真是五花八門….
    不用拘泥在音標模式…因為會發音很快就可以轉換看懂其他音標。就好像ㄅㄆㄇㄈ和中國的拼音,你可以在幾個小時一天之內就搞懂,要熟也不用兩三天。

  6. George Chen says:

    當然都可以,自由民主的社會,沒什麼不可以。台灣甚至還有許多學生用注音符號在學英文發音。誰也可以自己發明一套發音系統,只要自己覺得方便。所以台灣的學生英語好不好,大家有目共睹。

    用哪一套發音系統與「講國語五花八門」這之間有關係嗎?那麼一樣是注音符號教出來的,怎也會有台灣國語?

  7. Denz says:

    不用泛政治化OK?只是就事論事,幹嘛這麼敏感?麻煩有點EQ吧。

    今天你用DJ或是萬國還不是無法全球行走?如果要獨尊一種音標,除非那種一種音標是每個國家統一出來可以一種音標學各國語言,每個國家每種官方語言都是一樣,這個才有意義。

    台灣學生英語好不好歸咎到KK音標?那其他亞洲國家英語又比台灣好?你肯定?那他們也用KK音標嗎?看你上文又好像不是…
    英語不好是跟教學方式和生活環境有關,不是因為用KK音標。

  8. George Chen says:

    我在這裡提明確的事證,堅持看法,這是這個部落格要走的風格。我沒有保證要維持很好的 EQ ,更沒有要避談政治,如果問題的癥結在政治,為何不談?您可以不用到這裡來教訓版主。

    當然誰都可以不管證據與事實,然後自言自語。

    我的文章裡沒有提到把 KK 這套唯一的標準換成 DJ 音標,但仍維持「唯一的一套標準」。而是要讓學生習慣音標不是一種標準,而是一種學說派別。

    台灣學生選用辭典時,極大的考慮因素是「有沒有 KK 音標?」前面網友 Christine 就表現出深切的憂慮。如果因為沒有 KK 音標而放棄優秀的參考資料,那是不是影響學習成果的元兇?許多情況,原因與結果並不那麼明顯,要有高瞻遠矚的觀察才能洞悉長遠的影響。

    我的文章僅就使用層面來分析,還有其他許多學者從「缺失」的層面來探討的,建議您多找來看看。簡單的一個問題,從一九五三年之後就不再更新的發音系統,如何能應付現今的學習?

  9. C.J. Hung says:

    討論半天還是沒解決Christine的問題…
    關於不會唸的單字——–偶都用拼的 ^0^~ 罵哈哈
    拼的出來就有人會教我唸了,比自己嗯嗯阿阿半天還有用;再不然就隨便唸出來,然後再說出同義字,不過這種方法只適合我這種死不要臉的…
    當然以英文為母語的自有其發音系統
    e.g.: interpretation = int/ ter/ pre/ ta/ tion (不要問我原理,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Mandipa…. Nelson Mandela的暱稱…
    曼老爹的腔只能以哇勒來形容

  10. George Chen says:

    答覆 Christine 的問題如下:

    英美兩國的辭典沒人採用 KK 音標,這是事實。雙語 (或雙解) 詞典之所以會有 KK 音標,是因為要符合台灣市場的特定需求。

    我自己是從 KK 音標入門的,但是自從開始使用英英辭典之後,就開始學習各種不同的音標系統。美國的每本 College Edition 辭典打開時,左右兩頁之一就會出現一張簡易音標對照表。我從這裡逐漸習慣各版辭典的發音。

    近幾年來,我使用辭典的習慣百分之九十九都使用光碟辭典。光碟辭典多有發音的功能。我只聽發音,已經不看音標了。

  11. Denz says:

    英語本身是拼音文字,又要強調用哪一種音標不是很奇怪?全球英語發音多有不同,即使說美語,最近看CNN關於Katrina報導的可以聽到一堆黑人的發音,不是更有趣?

    前面Christine和C.J. Huang說過的學習經驗,都是很好的參考。使用KK音標根本不是台灣英文不好的問題所在。

    誠如你所說,現在發音都是參考軟體發音,不管是參考電子辭典或是電腦軟體甚至是PDA或是手機的字典軟體發音。KK音標的功能已經夠了….對於你說什麼KK音標已經沒有繼續發展?不知道你的意思?ㄅㄆㄇㄈ幾十年來還不是就是那幾個音?

    英英字典的好處在於增進對英文理解力和組合運用力,台灣英語教科書遣詞用字都太八股,死氣沈沈。找個自己喜歡的興趣到國外討論區去一起混,比較能讓英語活化起來。

    台灣有一些書局一直致力於雙語字典,個人覺得應該多加鼓勵,學校也應該推廣學生使用這些雙語字典。最怕是台灣到時候只剩下香港等華人地區來的雙語字 典…因為中文各地也有不同的用語和翻譯。這樣可以增進對英語字彙組合應用力和理解力,同樣也可以有精確的中譯。畢竟語言功用在於溝通。

    不然打個比方….bacteria你查英英字典,可以知道原來就是細菌嗎?

  12. George Chen says:

    To Denz,
    您的問題要全部完整答覆,一萬個字也回答不完。我僅就其中幾個簡要回應。

    英文音標系統當然要更新,主要原因之一是,隨時要為新字加註發音,例如:blog, phishing 這些字就有需要。但是這些英文字轉換到中文時,變成一個個的詞,如「部落格」、「網釣」。那麼,中文注音符號還需要更新來應付這些新詞嗎?

    台灣的注音符號我從來就沒稱譖過,這種由上而下的制定方式,與法律無異,當然無法認同。

    台灣雙語詞典市場狹小,唯一自製的一本是文馨出版的。其他都取材自日本、大陸,該不該鼓勵,我不知道。

    關於英英辭典的使用,我請問您,英國人或美國人讀到 bacteria 必須想到中文的「細菌」才能理解那是什麼東西嗎?如果您能弄清楚這當中的奧妙,那麼英英辭典使用的精神才算確實掌握。

  13. Denz says:

    KK音標需要其他更奇怪的符號才能標出blog等等這一類的新字的發音嗎?老兄….這是新字,跟音標無關。只要現有KK音標可以標出他的讀音即可。

    你有沒有稱讚過注音符號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用注音符號學會了你現在會的中文字發音。

    老兄….你又搞錯了….英語對我們是第二語言。管他英美人是看到英英字典解釋能不能知道那是什麼,我只在乎英語不是母語的我們能不能正確瞭解。這樣 你懂了嗎?我們在討論的是適合我們的字典,不是適合英美佬外的字典。因為當你看到bacteria這個字的時候,你不會跟那些老外一樣,是在他上自然科學 或健康教育時學到。

    英語對我們來說就是外語,因為你的生活環境所以他就是外語。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字典會有插圖。打各比方,當老外小孩第一次要上學前,他媽媽帶他去沃爾 瑪買書包…指著牆上的東西跟他說這是backpack…那個小孩是從生活環境周遭接觸實物學到字的。而第二外語的學生,卻是在白紙黑字上去學的….我這麼 淺顯的例子,你可以理解嗎?

    把英語當母語跟學習把英語當外語學習,是不一樣的。這是環境造成的。同樣的老外學中文也是一樣的問題。你只要想看看你要怎麼用中文跟一個在學中文的老外解釋中文就好….會有多辛苦?你講到嘴角全泡沫,他還是一知半解,可能心中有十個可能答案,不知道哪一個是正確…

    前文提到雙語,本人本意為雙解的意思。我還是相當推薦英英英漢雙解辭典,例如敦煌的牛津。他的英英解釋可以讓學習者知道怎麼用字去造句知道組合應用增加理解力,而中譯同時可以讓學習者清楚瞭解字意。

  14. George Chen says:

    老兄,
    我沒有責任要教會你使用英英辭典。

    一句話送給你,「燕雀焉知鴻鵠之志?」你不會的,你做不到的,不見得我不會,也不見得我做不到。我想到更多你沒想到的,但我沒有必要一一向你說明清楚。

    這樣瞭解嗎?

  15. Christine says:

    哇 很感謝各位的指教 這裡是個滿有趣的地方

    另外 敝人在此想稍作些分享:

    *今晚很巧 在陪我兒子讀Science時 也有bacteria這個字 雖然知道是細菌的意思,但那句寫: Bacteria have been engineered to make…,我想 怎麼會用”have”呢?查字典才知原來它是複數型態的名詞 以前都沒注意過.因為兒子剛去外僑學校讀書 剛開始比較吃力 我都得陪他study English,免的每天書都讀不完(因為對他而言一堆單字呀),我因此常說笑 過一陣子 我可以去測全民英檢中高級程度 一定會過的

    *不談其他科目 光就英文而言 我想 在台灣學英文的動機與目的每個人都不一樣 所以對英文要了解到多深的程度也一定有差別.在這裡已發言的朋友中 可能Mr. George Chen對英文學習的自我要求是比較高and serious, just like my sons’ English tuitor.而有些人是能夠和外國人溝通流利就好 管他那些小問題 反正平常和外國人聊天他們也不會多care你講的英文有多broken.但就我及一些我的朋友,我們對英文是有興趣 遇到問題或覺得用起來怪的也會查字典(英漢)再多研究一下,但是 要是太麻煩,如有時單字的解釋太專業或不是那麼practical 就不花太多精神去了解,又如不會唸的單字查字典若是萬國音標或其他音標 還得再去查kk音標;或是使用英英字典時 光看解釋說明又一堆單字查也查不完,在心理上感覺真囉唆!就會算了.當然 如果堅持下去 慢慢地 是會越來越熟悉原先不會的音標等 只是 覺得要花太多時間.以前自己當學生或是現在自己的小孩讀書做功課 回家可用的時間就這麼多 而功課考試一大堆 哪來多餘的時間可慢慢研究 所以當然希望在工具書方面能既方便又完整是最perfect的.也因此 可能在這種態度下 我自己的英文程度就稱不上專業水準 因為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自己下的工夫不深呀.但是 像我這樣的人 我們總還是對英文很有興趣 會比較多接觸它,這樣應該也沒什麼不好吧

    *台灣的英文教育成果不好 應該跟學什麼音標或用什麼方法沒什麼關係,我覺得主要是升學制度與生活環境的關係. 誠如上面我說 光是要應付學校的功課與考試就弄得沒天沒日的 哪有多的時間 精神與興趣來多研究英文?而學校英文老師只要學生能考試得高分 大家死背與呆板的練習就好 哪裡真正會用好用對英文 真正有興趣想把它學好?外面英文補習的素質也是參差不齊 要找好的補習老師還真得多探聽.我自己是到高二交外國筆友 通信的滿有趣的,等到大學時 因為我們系安排很多英文課程 又占地利之便 隔壁就是做空中英語教室的機構 學校也請那裡的外國人和我們作活動 上課等 自己在那時候才稍微開始對英文有”自然”的感覺.也是因為自己很有興趣 所以才能提升些程度 很多系上其他同學對英文仍是沒法度

    *跟新加坡與香港比起來 台灣的英語環境是不如他們的 政府對英文教育下的工夫也是跟他們差一截 我先生是新加坡人(不是華人) 我在那住過幾年,我有朋友是香港人,現在小孩還在香港讀書,所以我滿了解他們的英文教育成果如何.他們的環境就是很國際化 當然 就新加坡而言 中文教育是沒那麼好,所以那時候我先生希望小孩在台灣讀書學中文,但中文教育在台灣也是應付升學而效果打折扣了.香港也是看學校 大部分是英文學校 有的學校是有敎中文的 不過大概到小四左右就要慢慢轉換到英文了.而他們都有排一些中文課.我覺得就這兩個國家的人來看 他們對英文是感覺自然 可以不懼怕去用它的 雖然新加坡人平常講起英文是Singlish 香港人說英文也有他的腔調 但政府或學校老師敎英文 他們都滿正式的 並不會亂亂說,像我先生說的英文就是頗有英國腔的英文,當初他來台灣的時候一句中文也不會講 但現在待了十幾年 中文可講的嚇嚇叫 但他到現在仍不會寫 也只會看很少的中文字而已.所以以他的觀點來看 中文比英文難多的了.我自己也覺得 以相同程度來講, 學中文要比學英文花更多力氣

    *但若以升學壓力來說 同樣中國大陸升學壓力應該比台灣大多了.但是聽說他們學生的英文程度可是比我們高多了 人家是如何做到的?之前聯合報有報導 在台灣大學生英文基本能力不佳 與企業的要求有差距 多益(TOEIC)成績在亞洲各國中台灣排名第八 菲律賓 南韓 泰國都比台灣強(詳細內容可查94.7.5聯合報).聽我在大陸的朋友講 大陸學生很拚 因為他們人實在太多了 想要出人頭地得非常努力.台灣學生是比他們靈活 但是努力少了些.要是台灣學生能開竅 早點覺悟發憤 我覺得我們的潛力是大的多.只是…我自己當初也是那個樣 又哪能期望別人太高呢

    *無論如何 希望台灣在各方面能越來越好 畢竟這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至於我的下一代 他們以後有可能會待在台灣 或新加坡 或香港 英國…誰知道 但我覺得以後整個地球就是如此小,要在哪裡工作或生活都是可以的 最重要的是我要盡力培養他們能有適應未來的能力並能快樂的活著.

    拉哩拉雜寫了一堆 謝謝各位的包涵 也很謝謝George Chen提供了這麼一個空間給大家討論

  16. Christine says:

    自己剛剛在打的時候 沒想到又多出了一些討論
    在此我要告訴Denz 您在第13處說的 正是我更早之前想表達的 我也是這麼認為.而就默示法(Silent Way)語言教學法的精神 某些地方也是這個看法 如果大家有興趣 我可以上網找資料給大家看

  17. Christine says:

    PS.之前我說講英文被外國人笑 其實是說我被我先生笑
    常常我說英文或用英文 就會被他糾正 然後他就會開始說 你們台灣人說英文或用英文很怪 xx怎麼這樣發音,問他問題 他就說 xx怎麼用這個字來用在這句子裡 雖然不算錯 但我們不會這樣用, 這個句子用起來grammar怪怪的…
    可是 以前我們學校老師就是這樣敎的呀,so…
    反正 我因為生活中有這麼一個”外國人” 才讓我的用起來英文能”正常”一點.當然 一般的外國朋友我是沒碰過會笑你的英文的 可能是因為禮貌或沒那麼熟的關係
    在此要說明一下 免的被別人誤會

  18. C.J. Hung says:

    Dear Den’s’
    it’s H‧U‧N‧G

  19. Denz says:

    C.J. Hung抱歉,本人沒看清楚,以致打錯您的名字。

    其實學英語,只要去回想你學中文的過程就可以掌握訣竅。

    跟在George討論數位密碼那篇一樣…那是走火入魔,讀死書的方法。如果你去翻翻中文創作的文章,你同樣會看到一些比喻的方法,你一看到會拍案叫 絕,心裡佩服人家怎麼會想出這麼妙的譬喻或組句,但是你是完全瞭解他前後文的意思…同樣的,數位密碼那個用法也是一樣。文學名著譯成其他語言後,精彩度一 定下降,尤其在純文學的方面,那是因為大家生活環境過程不一樣,所導致的問題。就好像小鹿亂撞形容心情,小孩子和老外學中文一定會搞不懂心裡怎麼會有鹿? 鹿撞起來是什麼感覺?你問我,我也不知道,哈哈….

    人是模仿的動物,熟能生巧,語言也是一樣道理。台灣生活環境(包括生活..學校..等)生活經驗導致沒有辦法大量時間去用五官五識去接觸去使用…. 又說個例子,你看過日劇輕輕緊握你的手或是Orange Days嗎?或是你週遭有聾啞學校嗎?因為聽覺的不便或失去,會導致發音不正常…那是會交互影響的。

    當然現在學習英語環境比起以前是好太多了。電視打開可以有一堆英語節目英語新聞,可以讓你同實用更多感官去感受同一件事…不過有得聽有得看,卻沒得動口。

    說到字典或是文法,各位回想你學中文是怎麼學得?用了什麼好字典?有多少本字典?你真的去翻過中文字典嗎?我相信很多的解釋一樣是沒辦法讓你明確瞭解的…但是你有生活環境幫助你用其他五官五識去瞭解。

    本人因為外貿工作關係,因此與洋人接觸,從洋人的對話和互動可以掌握更生動的用語和組句的能力也經由無意中模仿糾正發音。不能說英語好,能掌握的英語也必然有侷限和偏向部分領域,這都是生活環境造成,但起碼工作無礙能據理力爭還能滔滔不絕在工作上教訓老外。

    這些討論乃是因你KK音標一文結論而起,個人並不認同你的結論。英語好不好跟使用哪個音標沒有關係。生活環境不同是最大的問題,因此要學好英文跟學任何一種語言一樣,必須多用你的五官五識去接觸。

    這些給英語非母語國外學習者用的英英字典,我覺得了不起的在讓學生知道,只用僅僅兩千多個字可以有這麼多神奇的使用和組句。使用這些字典可以去增進組句和理解能力。語言是很神奇的,同樣給幾個人用幾個字,就是有人用得很神奇….

  20. Denz says:

    其實並不是說中國的英語就真的比較好。他們大學畢業是有什麼英語四級之類的考試,但是就本人在華東華南和海外地區接觸公司的中國學生而言,水平也是一般….說不好甚至不敢開口的也是多數,看他們e-mail也是傷腦筋。

    當然也有遇過很好的,也遇過學得一口英國腔的…是在到酒店(hotel)工作操出來的。因為我是美語腔調,所以覺得英國腔實在太好聽了,哈哈。

    謝謝上面Christine對那些觀點的認同。由於環境關係,我覺得台灣學生缺乏講英語的機會,要聽要看只要有心倒是不難,電視隨時都有。你講了出來聽入你耳朵,才知道哪裡不足,才知道發音不對,才會知道腔調走了….人的大腦會知道怎麼去運作改正的 ^^

  21. George Chen says:

    Denz 兄,
    我有近二十年沒用過英漢辭典,你問我看到 bacteria 不能想到中文的「細菌」如何能讀懂英文,我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回答你。

    這樣吧,你的許多疑問,在我將來陸續會寫出來的文章裡會有更清楚的答案。可能你看二十篇、三十篇就會比較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22. Denz says:

    只要在同時間內,讓你的五官五識有更多同時交叉互相運用的環境,容易理解學語言就會飛速。

  23. Denz says:

    George兄…
    我只是隨機指出bacteria…如果是一個你從未接觸過的單字,你看英英字典可以完全掌握正確的意思嗎?比例有多少呢?
    為什麼有人會說學英語要聯想,搭公車看到什麼東西就去想他英語怎麼說。這就是因為生活環境不同…學語言都是一樣的,如果能在同時間交叉運用五官五識,你就會感覺學習是自然而然,再天經地義不過,你甚至不會意識到你是在學習。
    又打個比方…你今天看到TANK這個字,去查字典看到armoured fighting vehicle with guns,你可以想像出是什麼長怎樣嗎?有一次你剛好看到一輛威武雄壯車上面有把機槍,你就大喊而出TANK….結果其實是一台悍馬車或是吉普車的武裝罷 了….
    究竟你是因為已經知道了bacteria是細菌,所以你看英英字典時覺得他寫得很好懂。還是你是真的比老外還厲害,只單單靠白紙黑字就認識?

  24. George Chen says:

    Denz 兄:
    謝謝您的提醒囉。

    您提到的這些概念,十九年前我就寫過文章了。如果您還找得到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份的 《階梯英文雜誌》 看看就知道。文章標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第二十四頁。

    因為這些與 KK 音標無關,所以日後我會逐漸貼出文章再探討,別急。

  25. Denz says:

    這些看法,即使在幾百年前有人提出來,我也不會覺得奇怪,因為這是客觀事實的問題。

    台灣學生學英語不在單字認識太少,而在於不知道如何組句應用,還有聽和說。

    至於說字義?如果一個字老外沒接觸過,你拿這種給國外你我學英語當地外語看的英英字典給老外看,他也會無法精確知道是什麼東西。你說的blog就是…

    說個笑話…當我小時候沒接觸過隱形眼鏡時,我第一次是看電視連續劇聽到隱形眼鏡這個詞的…好像是台語演員蔡圭在地上摸來摸去說隱形眼鏡掉了….

    那時候我的理解是隱形眼鏡是長得跟一般眼鏡一樣(註:因為眼鏡這兩個字),只是看不到(註:因為隱形)….夠好玩吧?

  26. George Chen says:

    Denz 兄:
    如您所言「跟在George討論數位密碼那篇一樣…那是走火入魔,讀死書的方法。

    那麼您是認為從工具書的觀點著手是讀死書囉?

    可否請您用您的五官五識法幫我們講解一下 cannot, can not,還有 can’t 的差別。要有說服力喔。因為下一篇文章我要貼出這個討論,算是先給您一個表現的機會。

  27. Your reader says:

    三位的討論其實都很有道理。就我個人在台灣從初一到初三念了三年英文,之後來英語國度受教育,目前在生活上已經使用英文超過三十年。我查字典 的習慣都是為了準確了解字詞的意思,英英、英漢都一樣,我極少會去看發音的符號,不管是哪一種系統。說來也奇怪,從聽新聞或日常生活裡,自然就會說了。至 於是不是會仿到口音腔調問題,那是另外的話題了。

  28. Christine says:

    精采的討論!!
    我覺得Denz說的用五官五識 其實簡單講應該就是從每天的生活經驗中你所看到 聽到 接觸到的人 事 物裡得到的親身經驗 來使所學的東西自然地運用 從用中體會 修正 保持興趣 進而提升程度.因為光是紙上談兵一再鑽研 有時候會鑽牛角尖或與切身生活搭不上線.就像有人寫作喜歡寫純文學的東西 但就一般人而言 偶爾看看無仿 但若每天老是聽到或看到人講話老是文謅謅 文章看起來生澀 就與現在的現實環境的一般人格格不入

    我自己就是與外國人接觸 並多聽 多講 多看 多寫之後 對英文的用法就比較能自然而然”領會”到”外國人會這樣用”.因為一般人不會去注意到”理論”上怎麼用 你問外國人什麼時候用cannot, can not, or can’t 他們可會覺得莫名奇妙 反正講話到要用cannot 自然就xx cannot…, 要用到can’t 自然就xx can’t…,地用出來,除非他是個專門研究這種的老外 不然一般老外一定會覺得一頭霧水 把他考倒了(就像我先生常被我考倒)

    因為 日常生活又不是在考試,像我讀國三的兒子 因為他讀一般國中 國文的考試真的把他考倒,連我也不會.到現在就快基測了(明年)都還搞不定 因為國文考題真的很令人頭大 老是考什麼辭性啦(中文字的形容詞 副詞 名詞 動詞) 文章的寫法啦(什麼排比法 類比法….)還有很多莫名奇妙的東西 老是鑽研這種東西 根本不是在欣賞文學作品 小孩子對國文的胃口真是破壞殆盡 唉 不提也罷 提了就一肚子氣!!拜託 才國中的小孩子耶 我們一般人在說中文 寫文章有這麼囉唆嗎?

  29. George Chen says:

    Dear Christine,
    有些用法是不能和稀泥的。或者說,要和稀泥的人不能指著弄清楚來龍去脈的人,說他們讀死書吧?

    Cannot, can not, can’t 是最常見不過的用法了。有沒有興趣再研究看看 last night 可以,那麼 last morning 可以嗎?又是為什麼呢?這些都是最簡單的問題了吧?

  30. Your reader says:

    剛好看到這裡、感到挺有意思。如果「和稀泥」是指一般人日常口語的用法,那是無可厚非。就像現在網路上的諸多留言,或是平常聊天也不盡守文法規則。要是都當真以專業文字標準去看,恐怕是都不合格了。

    而做編輯和專業寫譯的人,總是有一種文字講究,字字有分差,用法時有別,看到和稀泥的例子就是不喜。有時候聽到人家說錯的或寫錯的,只好當成不知道,不去改正算了。讀不讀書自己明瞭就可以了。

  31. Denz says:

    大家應該知道語言並不是先有文法架構再去發展起來的。文字或許有些國家因為某些因素是後來有系統建立起來的,但語言不是。
    各位又對中文文法瞭解多少?老實說,我一點都不知道。以前高中有介紹過中文文法,但是除了應付考試誰會去特別注意他?
    語言是習慣累積而成。文法只是事後做出統計歸納而得,同樣出乎習慣的用法並不是錯誤。以前的習慣也可能被新的習慣所取代…..不在那80%的一邊,不代表是錯或是不存在。
    就像日語有分男女分尊卑,但是隨著時代演進,以前認為不對不可以的也都漸漸變成可以接受了。中文又經過多少演變呢?
    欣賞文學是不能逐字去瞭解的。

  32. George Chen says:

    Denz兄:
    說那麼多,到底 cannot, can not, can’t 如何分辨?

    誰說要從文法的方向著手?那是您老兄自己提出來的。

  33. Denz says:

    我哪裡說從文法方向著手?你完全誤解了我的意思吧?我是寫中文耶….你不會看不懂吧?

  34. George Chen says:

    老兄:
    別顧左右而言他了,那三個英文字依照您的五官五識到底如何區分啦?

  35. George Chen says:

    Denz兄:
    也奉勸您,來到這裡客氣一點。別說話帶尖帶刺的。

  36. Denz says:

    你太敏感了,一開始不過就是說明KK音標並不是台灣英語不好的原因罷了,是你自己要這樣歸咎….我不認同,顯然也有其他網友不認同,這樣算是不客氣嗎?倒是你自己的回覆用詞客氣嗎?

    cannot. not not. can’t這不是文法問題。語言不是依照文法架構發展起來的,是習慣而成。或許英國人喜歡多說cannot,美國人喜歡說can’t..但跟文法有什麼抵觸?

    大家討論只是希望能互相參考學習英語的方法,並不是要說誰的方法是一定正確。權威有這麼重要嗎?

    五官五識的意思就是你每天的生活,去聽去看去接觸去開口…學習語言不就是各種一起感官交互運用去瞭解意義去學習並為己用?能夠同時運用上兩種以上的感官,就越能掌握和體會。

    學習都是這樣的。

  37. George Chen says:

    1. 您忘了討論 can not.
    2. 我從沒有要你從文法的觀點討論,怎麼您對文法念念不忘?
    3. 您說「或許英國人喜歡多說 cannot,美國人喜歡說 can’t」可否拿掉或許,說得明確一點?多了或許兩個字,增加了許多解釋空間,這不是我喜歡的討論方式。

  38. George Chen says:

    還有還有。前面提到過的,如何讓您的說法有足夠的說服力?
    你我都是名不見經傳之人,你我的看法誰信得過?

  39. Your reader says:

    The sure fire way to turn a helpful discussion into an uncomfortable argument is taking things personal. But, that’s human nature.
    I can not help but wonder if even well educated people cannot stay on the topic at hand for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then I can’t have much hope for any stimulating and useful discussion.
    Just a thought.

  40. George Chen says:

    Thank you for your advice. It is not what I expected.

  41. George Chen says:

    Denz兄:
    我花些時間再說明一下一些個人的見解,畢竟這裡不是沒有理性的討論空間。

    我說過,要回答您的問題一萬個字也回答不完。我並沒有誇張。如您所言:

    究竟你是因為已經知道了bacteria是細菌,所以你看英英字典時覺得他寫得很好懂。還是你是真的比老外還厲害,只單單靠白紙黑字就認識?

    這是名詞,問題比較多,要有很多的背景知識才容易讀懂。我的處理方式是這樣的,詞典查過還是不懂的話,再查個五本十本詞典。假如還是不懂,還有大英百科全書,以及微軟的 Encarta 百科全書,還有網路可以查。但是我就是堅持不碰英漢的工具。

    如果像 bacteria 這樣的單字,轉成中文「細菌」來了解,五秒鐘解決。那是因為從英文轉成中文之後,立即連結上讀者原先已有的知識體系。在知識學習上,這是優勢。但在語言學習上,這是所謂的母語拉扯,是學習上的絆腳石。

    而我寧願花一個小時,甚至兩個小時,在詞典與百科全書裡建立屬於該單字的周邊知識,然後繼續閱讀。我讓我的知識體系連結在英文這邊。
    我們以比較新的一些單字來看,如 phishing, moblog, everyware, adware 等等。我就是單獨用英文讀懂他們的解釋之後,不管中文如何翻譯,繼續文章的閱讀。更完整地說,我讀英文的時候,思考裡是沒有中文的。所以我說了,已經二十 年沒用過英漢辭典。

    只是您一直認為哪有可能,誰都要想到中文才能理解的。直接用英文思考,是使用英英詞典的精神。我只是想告訴您,對於您不曾見過的讀書方法,先保留一下您的態度。而我回答您英國人或美國人讀到 bacteria 必須想到中文的「細菌」才能理解那是什麼東西嗎?如果您能弄清楚這當中的奧妙,那麼英英辭典使用的精神才算確實掌握。用意即在此。

    以上簡單回答,敬請指教。

  42. kaiyuan says:

    我是中国大陆的,去年一段时间为了应付英语4、6级考试,不得不看很多英文阅读资料,但是因为在外地,手头上只有一本朋友送的collins cobuild英英词典,实在懒得再去买英汉双解的词典了,就只好硬着头皮用下去。

    这是我第一次用英英词典,开始那个痛苦啊,尤其是柯林斯变态的解释方法,有段时间我脑海里满是if,真是一种折磨啊。好在人的适应能力真是超强,大 量的阅读理解习题让我快把那本词典给翻破了,2个月以后,我基本上已经习惯了读英英词典了,甚至读出了乐趣。所以,感谢上帝,他给了我这么样一个完全英文 的环境,让我没有借口偷懒,否则我还以为我一辈子都不可能看懂英英词典呢。

    至于提到的bacteria的问题嘛,我是这么看的。确实,对于一些名词,有时候中文解释也就够了。比如,hedgehog是刺猬,这就非常清楚 了。不然英文解释一大堆,到头来发现该是细菌还是细菌,该是刺猬还是刺猬。也不见得就像George Chen兄说得会成为学习语言的绊脚石。英文翻译和汉语翻译,都是为了一个形成感觉的最终目的服务的,只不过是渠道而已,所以,哪个方便就用哪个。何必要 提高到“燕雀焉知鴻鵠之志?”这种程度呢?

    但是我还是建议,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还是可以先看看英文解释的。第一,有时候英文解释也不是说太难,以至于完全让你无法理解那个名词的意思。 有的词典上不是还有插图嘛。再加上大家也有这么多年的人生经验了,结合例句猜一猜大部分的时候也能知道这个名词说的是什么了;第二,有时候,英文解释的可 能和中文还是有微妙的差异的,或者有时候本来就是西方特有的名词,你可能知道他的中文对等的翻译,但是估计这个中文翻译到底怎么来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你 也许也不清楚,这时候正好看看他的英语解释,说不定会豁然开朗呢;第三嘛,可以锻炼你的英语水平啊,学习如何用英语描述一个事物,这可是很有用的啊。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动词、副词、形容词之类的抽象的词汇,用英文往往能更准确地解释。这些词汇,我就只看英英词典了。很难想象develop、 availble、excess这些单词用中文解释能解释得很好。我也是用了英英词典以后才发现以前我对很多单词的意思理解的有偏差,有的甚至很离谱。

    PS.我的繁体输入法坏了,只好使用简体汉字了,请大家多多包涵。

  43. Denz says:

    因為這篇討論陷入太多情緒性發言,所以感覺沒什麼討論下去的意義。
    因為語言就只是溝通工具,不管是文字或是口語上,都是溝通工具。溝通就是雙向,不是單向。
    我們只是希望能夠找出更切合我們生活環境的學習方法。老外的方法不會也是最適合我們的方法,因為我們每天不是處在他們那種語言環境。大家學中文淺詞用字對同一個詞的掌握也是慢慢越來越精進的,那是怎麼精進的?
    當然,同一個人如果今天是要搬到美國去定居了,那學習方法又不一樣。總是要有一個因人因時因地的修正切合。
    這一串討論因KK音標而起,看看我的發言也沒有反對使用什麼字典,也沒有鼓勵獨尊使用英漢字典。不過因為這一串討論已經走味,反而有太多情緒摻雜…因此討論下去也沒意義。

  44. Denz says:

    所謂願意花費一兩個小時去慢慢瞭解,那不是絕大多數的人可以適用的。歸咎到底仍然是生活環境不同。
    老外不用刻意去花費一兩個小時去瞭解,因為在他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年復一年的日子裡,有太多自然而然重覆接觸的機會,越來越能隨心所欲掌 控。老外活了20年擁有的語言能力是他生活環境的體驗總和,我們可能也去花上那整整20年30年嗎?想一想我們是怎麼學中文的?我們甚至都不可能跟他們一 樣在小學中學那樣學習英文了。
    體認這種差異,然後針對差異作做出調整辦法,我想這比較正確。
    回到bacteria那個例子,其實前面已經提過,老外學到他母語英語bacteria的,跟我們學到母語中文細菌…這個過程可以說是一樣的。老外 讀到bacteria當然不用想到中文的細菌,同樣我們學到細菌不用知道bacteria就能明聊了。但是當東方遇到西方,西方遇到東方時,知識需要交流 時,就會產生連結的必要。
    也許是因為工作不一樣,英語對我來說是溝通工具,語言是為了溝通和傳播,所以我從老外那邊討論到的東西,我還必須同時放出來給我們這邊的人瞭解,所以也是一個傳播者。我想在現今的全球化,交流應該是偏向這種方法,並不是去捨棄或是去擁抱,而是去瞭解和尊重。
    而就George論點給我的感覺,似乎是想成為一個外國人。我個人只是覺得…如果要成為一個外國人,那直接搬到那裡去住,我想學那個語言就會很自然很簡單了,因為你的感官隨時處在那種環境,有那種海納百川的暢快感。
    因為已經有網友也指出這串討論摻雜太多情緒,因此個人對這串討論的參與就到此結束。

  45. George Chen says:

    答覆中國大陸網友 Kaiyuan 的問題:

    Collins Cobuild 辭典是一本很容易入門的英英辭典,我經常建議剛開始學習使用英英辭典的人使用。而即使這樣簡單的英英辭典,使用者要完全適應還是須要經歷一段很長的適應期。

    您已經逐漸習慣了,這是很好的事情。可以再嘗試使用更高階的英英辭典,閱讀更難的題材。如果您能逐漸適應不經由中文而能理解英文,您就可以學到更真實的英文。

  46. Your reader says:

    1.George您的見解讓我獲益良多,對於英英字典,我也有同感.我學習日文三年多,大約兩年前,開始查日日字典,之後就對日漢字典感到完 全不感興趣了,就算有不懂得字,也完全不想查日漢字典,唯一的缺點是日日字典中”名詞”解釋時有時會是一知半解,即使如此個人還是認為,開始查日日字典之 後,才開始感覺到日文在自己的腦內組織起來,而且會”上癮”的,George您是英語學習者的大前輩,想必也有很多建議別人使用英英字典,而不被採納的經 驗,應該習慣了吧.我現在迷上了Cambridge Learner’s Dictionary – 2nd edition,它的Quickfind功能可以直接用游標,移到該字上面,不需要輸入就可以查字典

    2.而且同時會自動發音,對於KK很反感而且懶得key-in的我個人而言,真的感到遇知音,看了您對英英辭典的比較,其中對此功能並沒有提及,不知是否 其他英英字典也有此功能呢?雖然手邊也有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及Collins COBUILD 的CD-ROM但是由於英文程度不夠,很少使用.

    3.如果其他英英字典沒有這個功能,現在考慮購買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不知您可否惠予指導,謝謝!

  47. George Chen says:

    首先感謝您的褒獎,不過我實在不敢承擔「大前輩」這個頭銜。在這裡來來往往的網友,真正有實力的不在少數,只是我在這裡好為人師,信口開河說出一些個人的使用經驗罷了。

    首先回答您的問題,關於滑鼠指標指到英文字,就能直接從光碟版上找到該字,並且發音。這項功能在 CALD2 上叫做 QUICKfind,CALD 的第一版就有這項功能了,運用相同技術的還有 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另外,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Dictionary 第四版的光碟,也有類似的功能,不過使用方式稍有不同。LDOCE 稱呼這項功能為 Pop up mode,從辭典的完整介面切換到 Pop up mode 之後,介面變成一個小小的視窗,就如同 CALD2 進入 QUICKfind 一樣。但是,LDOCE 在滑鼠指到想查閱的英文字時,還必須按一下鍵盤上的 Ctrl 按鍵才能查閱兼發音。 MED 在 QUICKfind 啟動時並不會縮小視窗。
    我的確很少介紹這項功能,因為我自己沒有使用。原因有底下幾個,我瀏覽網頁,使用的瀏覽器是 Netscape 7.2。IE6 使用的時機不到百分之一,而上述的功能只支援 IE不支援 Netscape,所以我就沒使用的意願。

    其二,Word 底下這項功能雖也可以使用,但是我在英文版 Windows 2000裡使用 Word 時,有些時候處理的是中文字。這時候,滑鼠在 Word 上面的中文字逗留,詞典的查詢框裡就會出現一長串的 “??????”,而且電腦也會因此稍稍有停頓的現象。

    建議別人使用英英的方法學習英文,大多數人都能認同,只是真正做起來,需要很大的耐心與毅力。很多人看到英文字,非得繞個彎想一下中文該如何解釋,才能真正「懂得」英文。放不下中文是大多數人的最大障礙。

    日文方面,我不知道您用的是不是光碟版的詞典。我個人的經驗對日本的光碟版国語辞典倒還蠻欣賞的。日文詞典的編輯方式是依照五十音順排列的,閱讀時,看到漢字如果無法得知仮名的表示方式,那絕對要花一番功夫才能在詞典裡找到。

    日文光碟詞典安裝在日文版的 Windows 2000 裡,藉助手寫辨識的功能,任何漢字的詞語均能瞬間輸入到光碟詞典的查詢欄開始查詢。我手頭上收集到的日本光碟詞典計有《広辞苑》、学研的《国語大辞典》、 三省堂的《大辞林》,這些光碟還含包含了一些和英、英和、漢和,以及類語辞典。過一陣子我再整理一下,介紹給大家。

  48. Stevie says:

    我是大陸的一位英語學習者,看到各位前輩的討論使我受益匪淺。我也想發表一點自己的看法,還請各位前輩多多指點。

    在我看來,我們的英文水平的高低與所學習的音標系統關係不是很大。在大陸這邊,我們學習的是DJ的音標系統,感覺非常習慣。我第一次接觸KK音標,是在臺 灣賴世雄教授主講的美國英語教程系列講座。當時看到KK音標很不習慣,直到現在我仍然覺得還是DJ音標比較舒服。這主要還是習慣成自然。

    對於英文詞義的理解是用感官還是依靠詞典,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講,我認爲應該結合使用。對於一辦的英語學習者來講,一方面對於那些用圖示就可以明白的單詞, 還是用感官好些,沒有必要深究其英文的意義;另一方面,黨我們有了一定基礎時再去研究淺顯一點的英文詞典並逐步加深。這樣效果還是不錯的。

    謝謝 George 給大家提供這樣一座平台交流,我會常上來看看,向各位前輩們虛心學習。

  49. Your reader says:

    1.感謝您回覆我關於QUICKfind的疑問,看完您的分析後,我已經向書林訂購了,謝謝!

    2.關於日文辭典我目前沒有CD-ROM,當然如果有CD-ROM的話會比較方便,其實平常隨身攜帶的電子辭典有收錄兩本(日文)國語辭典:大修館 明鏡國語辭典,岩波 広辭苑,岩波 逆查広辭苑(字尾按照五十音排列/查詢相同字尾的字),英和辭典:大修館 ジー二アス英和辞典,研究社 新英和中辭典,英文辭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2000, The Concise Oxford Thesaurus 2e.

    3.然而對於日文學習者而言,市售的日文辭典幾乎都有相同的一個問題就是—沒有標重音,所以我一般還是建議使用三省堂 新明解國語辭典(也有出電子辭典,如果要省錢的話,鴻儒堂也有出版,只是…印刷品質不佳),或是解釋用字比較簡單的明鏡國語辭典(沒標示重音,可能因為用 字的關係,解釋比較煩長).至於広辭苑這本巨作,應該比較適合母語人士讀,內容豐富,但是有很多”火星語(日本人看了都覺得”這是?”),”死語”,或” 死音”,例句多古文,所以一般我都先查明鏡,再查広辭苑,如果同時查詢時,明鏡沒有的字或音,就視為不常用或有可能是死語或死音,而新明解 因為是紙本所以現在比較少用.但是現在三省堂 在網路上有新明解on-line版,不知是否覺得還沒賺夠,所以還沒出CD-ROM吧?
    明鏡 因為才出沒幾年CD-ROM應該沒有.学研的《国語大辞典》/大辭林 有借來用過,但是印象不深.

    4.個人對於您提到的類語辭典比較有興趣,請問有CD-ROM嗎?

    5.手寫查日文漢字的確很方便,真佩服您有日文版及英文版的windows 2000,而且還懂日文,真不愧是版主,真專業,不知您是如何取得的呢?

    6.遇到沒看過的日文漢字時,(1)一般我都用猜的(正確率約60%),再查電子辭典,(2)或輸入中文windows 2000如果猜對的話通常會出現該漢字(正確率約70%),(3)如果還是猜不到的話先用日文或中文(如果字型相同)輸入把該字彙的漢字湊出來之後,用 word的注音標示查(正確率約70%),(4)先將其中一個漢字查漢字字典(電子辭典),再用電子辭典搜尋明鏡/広辭苑中”所有”有該漢字的辭彙.好辛 苦…但是跑一圈下來,頂多之後再忘個2/3次,之後就自然猜得到了.此外也有PDA具有您說的手寫查漢字的功能,隨身攜帶相當方便.

    7.對於Stevie所說的”一定基礎”,不知您認為應該到哪種程度呢?因為太慢的話,由英漢字典累積太多似懂非懂,甚至錯誤的字義,事後要把它改正/補足過來,會很辛苦的.以日文來說,個人認為應該是3級基礎文法學完就應該開始查日日字典,不知您認為對英文而言呢?

    8.最後想請教一下,因為想用QUICKfind學習,但是一般英文網站上的文章對我而言太難,不知是否有用字比較簡單的文章的網站,或電子書呢?

    看了George 及各位前輩的寶貴見解,真覺得”聞君一句話”勝讀十年書”,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50. Your reader says:

    抱歉,關於日文漢字我個人還有一個方法,就是(5)用”無敵電子字典”手寫輸入,或用注音輸入,只是6000多元的字典買來之後,只有查日文漢字時才會想到它,真不知該說對不起英業達還是該說,後悔買了它.

  51. HHB says:

    關於上面 CJ 的問題.
    interpretation = int/ ter/ pre/ ta/ tion
    答案就是媽媽帶小孩…AEIOU

  52. helove says:

    很想用英英辭典,但是如果因爲這個不認識的單詞引出來更多不認識的單詞,那不是根本無法繼續了嗎?

  53. helove says:

    是不是應該有一定單詞量的時候再考慮用這個方法比較合適?
    還有,因爲沒有機會和用英語為母語的人士交流,如何能夠盡可能的在發音上接近呢,雖然電腦軟体可以發音,但是好多在聼得時候又和他自己音標上的又有差異,拿不定到底發什麽音。

  54. George Chen says:

    Dear helove,
    回答您兩個問題。

    學習型的英英辭典使用在解說、定義的單字都有節制,通常限定在二千到三千個字之間。在台灣,高中生平均的單字量已經足夠應付英英辭典的定義,即使還有不懂,應當不會有很大的落差。

    英英辭典的使用如果用的是光碟版,定義或例句中又遇到的生字可以在電腦裡立刻再查詢,操作上都是幾秒鐘之內可以完成的動作。但是關鍵並不在此,而是在純英英的思考。

    發音方面除了聽電腦的發音外,可以利用錄音的功能錄下自己的發音與之比對。沒有與母語人士交流就學不好發音?如果這邏輯成立,那台灣的學生大部分不都死路一條?

  55. helove says:

    看來還是應該有一定的單子基礎才可以用英英,現在的想法是還是用英漢,知道意識后再聯想為物/形/動作/過程等,以後看到這個單子第一反應不是漢字,而是物形等,這樣可能是折中的方法了,到了一定的階段后再使用英英可能才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在發音上還是只用盡量的模仿pc上的發音了,通過音標的拼出來的發音(可能是沒有好好學)差異太大了.
    還有一個題外話,從你的字裏行間發現你知道我不是台灣的?是不是除了繁體和簡體的差異外,還有用語的差異看書來的?

  56. helove says:

    當單子不知道到底發什麽音的時候該怎麽辦好?
    比如:paper 後面的per音標是p,但聼webster發音確是b,又有點像p,到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以什麽為准比較好呢?

  57. Long says:

    我說樓上的網友,其實英英辭典沒那麼恐怖啦!尤其是光碟版,比紙張版好用多了!
    此外有關音標問題,我建議您去閱讀有關音標的書籍來打好基礎。
    大陸的用語和台灣的用語會有點不同,此外即使你用類似「word簡化字轉繁體字的功能」,那個轉換出來的繁體字通常還是會有點問題的。

    大陸簡化字中有兩個以上繁體字對照的文字(Unicode UTF-8碼,整理中)
    http://blog.yam.com/ilanese/archives/546640.html

  58. helove says:

    好像George Chen不是每天都來啊,有點失望。

  59. George Chen says:

    Dear helove,
    不好意思喔,沒有立即回答您的問題。其實任何人貼了回應我也會同一時間收到 e-mail 通知。

    網友 Long 提到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很中肯,英英辭典真的沒有那麼可怕,尤其從學習型辭典開始更可以減少許多困難。

    原先我不知道您是對岸的網友,直到看到「通過音標的拼出來的發音」我才知道的。台灣的說法會用「藉由」、「藉著」,不用「通過」。

    Merriam-Webster 第十一版的發音,Paper 後面的 p 聽起來確實有點接近 b 的音。建議您多聽幾版其他版本參考看看。例如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Random House,或者如 MED, CALD, CDOCE4 等等的光碟。我剛聽過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 的發音,非常清楚地念著 p 的音。

  60. Alfred says:

    Dear George Chen,
    Would you kindly tell me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J & KK phonetic alphabets?
    Thank you very much.
    Best Regards,
    Alfred

  61. Millerliu says:

    看完60篇回應後, 想回應上面提到有關發音的疑惑, 我是長期收聽短波廣播的人, 因此無論是英國, 美國, 紐澳, 印度, 中東地區的英文廣播都約略可以理解, 當然這些是拜經常收聽之故, 而這些發音應該也都無法完全反應在字典的音標上, 但是這樣的磨練讓我聽到這類聲音時不會慌張, 自然可以鎮定地聽清楚對方表達重點. 至於遇到生字如何發音的問題, 我覺得這主要看一個人是否在接觸英文歷程中學習到發音的若干邏輯, 例如: credit, credible, credibility, credentials等字就可以觀察到若干發音的變化及重音的改變模式, 但是如果我們違反了, 一定念起來很奇怪, 或許可以稱之為”語感”吧!

    英文是由許多歐州多種語言逐漸發展來的, 因此也有若干的發音規則, 只是過去老師只是要求學生背誦, 但是這些規則在多年學習後即可心領神會, 周遭有些人就無法觀察到speak, student的p,t的轉音b,d, 總之我比較訴諸不斷練習與細心觀察, 這樣可以處理90%以上的發音困難, 至少長期收聽及模仿BBC的我是這樣成長的, 當然我養成英式發音的習慣了!

  62. Ray says:

    speak, student的p,t的跟b,d是不同的,
    國語人士聽不出來, 因為我們的語言沒有voiceless non-aspirated和voiced的對比
    印度人和法國人卻可以
    因為這種對比存在於他們的語言
    有時聽他們說英文很累, 因為他們的pea聽起來像bee

  63. Fannie says:

    Dear George,
    今天因為上網查詢哪個牌子的英英辭典比較好用, 而不小心到了這個網站, 而看完了每個人的論點後, 其實我只想問 “到底要怎樣才能學好英文”, 難道只有出國留學或住在國外才能學好英文嗎? 我是真心的想學好英文, 就是那種可以很自然而然與外國人溝通, 或隨意聊天也不會有壓力, 而我真的是很茫然, 到底是唸雜誌(ex.空中英語教室…)好? 去補習班(ex.科見…)好? 還是看英語新聞(ex.CNN)好? 請George大哥或各方好友們, 指引我一條明路吧~ 感謝!!

  64. 片羽 says:

    這個問題還真是有千言萬語難以回答,其實跟外國人交談,我覺得除了英文能力之外,比較需要的反而是勇氣、勇氣、勇氣跟環境(在國外的環境不一 定比較好,因為人家不見得想跟你講話,有時候背景差異大,很難找話題跟共識),那如果是想要加強英文能力本身,就多接觸吧,不管是怎樣都是好的,找自己有 興趣可以維持下去的方法,三五年應該會有小成吧。另外就是可以找到的材料實在太多了,所以要有目標跟規劃,才不會失去了信心跟興趣。最後同一個東西最好可 以用不同角度來練習,不要很沒有意義的逼迫自己一次ok,講出來聽起來實在很老生常談,要怎麼表達還真是困難….

  65. George Chen says:

    這的確是個很難回答的大問題。

    我提供幾個「個人方法」給您參考,畢竟我的方法未必每個人都學得來,所以也只能說是我個人的學習方法。

    學英文未必要出國留學,或住在國外,我自己就都沒有。美國只去過一次,出差三個星期;英國我沒去過。而且家住南部,又不是讀英 (外) 文系。上了國中才從 ABC 學起。所有應該失敗的因素我全部具備。

    Fannie 所提,「可以很自然而然與外國人溝通,或隨意聊天也不會有壓力。」認真說來,這是高標準的要求。想想看,與外國人聊什麼話題呢?您聽過美語廣播嗎?可以到 npr.org 找幾段英語聽聽看。道地的美語廣播有政治、外交、社會福利、環保、教育、宗教、文藝出版等等,話題多到說不完。

    如果有位外國朋友與你聊天,三兩句話過後,他知道您的程度不高時,自然就會降低說話速度,也降低用字的難度。即使在英語會話班,英美老師也是這樣調整,讓學生能夠聽懂;因此,學生能夠從聽講當中學到的東西非常有限。

    真正可以奠定基礎的是閱讀,廣泛的閱讀,深入而精確的閱讀。因為要讀得精確、讀得懂,所以會有辭典使用的需求,而且是英英辭典的需求。我自己就是因為這樣,辭典從三本五本增加到三十本五十本,而至百本。

    這是我走過的路,我正在寫的一本書會更詳細敘述這個過程。

  66. Fannie says:

    感謝George & 片羽 的意見, 沒想到小兒科的問題也會有人肯給我見解, 其實光是”想”到底怎麼學好英文,可能就浪費了我不少的時光歳月, 如果拿那些時間來多背幾個單字可能還比較有用, 所以就從第一本英英辭典開始吧, 去買本大家在討論所得到結論的”比較適合初學者”的Collins Cobuild英英辭典開始吧, 希望下次來到這裡發表意見時, 能用流暢的英文跟大家交談.

  67. Shaform says:

    其實我倒覺得沒有必要「完全」否定英漢辭典,
    就好像有人使用圖像、諧音,還是其它的記憶術來背英文單字,便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認為這樣根本不是在學習英文,而且根本不能真正理解英文。
    但我想問的是,用一般的方法死背就能理解了嗎?
    不是的,記憶術當然不能讓你真正理解英文,死背不行、文法不行,使用英漢字典還是英英字典同樣還是不行。
    真正的語文認知是經過大量練習而累積而來的,沒有任何的方法可以取代——
    你也許可以知道 apple 是蘋果或者 a round fruit with a firm white flesh and a green, red or yellow skin ,但要感覺 apple 就是 apple 的話,是需要時間的。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一定要像小孩子一樣一股腦吸收大量資料,然後期待大腦會突然把一切都整理成有意義的資訊。那所需要的時間以及接觸的頻繁程度,並不是每個人都做的到的。
    我們有辦法加速這個歷程,當我們在看單字的解釋時,我們建立的是一種骨幹,一種指引。讓大腦在接收資料時可以更容易的把資料聯接在一起,放入骨幹上的框框。另一方面,它也能防止大腦把資料解讀錯誤,避免了多繞好幾圈所浪費的時間。
    記憶術還是字典這種東西,只要可以加快學習的效率,就有存在的價值。
    假設先暫時只知道 bacteria 是細菌的意思,然後把後來那幾小時的時間分散到未來的廣泛閱讀乃至於生活經驗中接觸到 bacteria 的機會,而可以得到比查那些五本十本詞典更深的瞭解,那麼為什麼不用英漢字典?
    不過英英字典有些很顯然的優勢,像是在使用辭典本身就已經是在練習英文,而可以算是節省了使用英漢字典看中文的時間。(更嚴重的問題在於目前的教育使得人們真正練習英文的時間非常少)而且英英字典的品質似乎也比英漢高。(也許是因為他們人多的關係?)
    我是認為我們已經透過了中文建立了許多經驗,而可以把英文先掛到這些經驗上,比起幼兒來似乎是種優勢。先看一遍中文解釋,再翻英英字典,或者(我認為比較好的方式)先翻英英字典,無法理解時再看中文解釋,絕對要比單純只看英英字典要來的容易。
    唯一的問題只在於,一開始先用中文理解,是否就無法轉換成英文的思考?
    我認為是可以的。
    至少以我自己來說,在國中二年級之前,全是使用中文來學習英文,但我在看英文的時候心中還是可以沒有中文的。
    而國二買了 Collins Cobuild 一開始幾乎看不懂,但還是硬著頭皮看,把解釋中不懂的單字不斷的查下去,結果國三時就已經很少遇到解釋中有不懂的單字了。(真的不能小看練習的效果)
    學英文的最終目的當然是用英英方式思考。但把中文當成拐杖一樣幫助前進又有何不可?
    我以為中文不會阻礙英文,就好像讀和寫不會阻礙聽和說。前者對後者其實是有幫助的,但前者不能取代後者,僅此而已。

  68. sammiwago says:

    版主的論點很好,大家的意見也很棒,我想請問版主,我可否將您的blog連到我的網站。謝謝!

  69. George Chen says:

    Dear sammiwago,
    感謝您不嫌棄這裡的文章,要連結當然沒問題。

  70. Anon says:

    This is to Christine…
    Personally… I can’t agree to any of your points. All that about “having the ability to clearly express yourself” et cetera is all meaningless to someone learning English. If you don’t have the foundation to backup your language ability, how on earth can you express anything? Face it woman, you’re not gonna get employed by saying that you “express” yourself in English as well as Mandela in a job interview…
    Yeah… you really should think about it…

  71. allyesno says:

    hi blog master 我看了你这篇关于kk的文章
    大陆的不少在线字典也用kk 和 dj两种音标
    按照你的说法 kk是不是该废弃了?
    我使用 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nay 也有英美两种读音 并没有像你所说的
    英美两国没人使用kk的情况吧?
    请解答一下我的疑问

  72. Kclion says:

    拜讀大家的針對這個話題的討論 真的非常有趣也很值得思考
    我也是從小受KK音標的教育 一直到後來接觸英文知識範圍越廣 才發覺其實KK音標是一個不符合現代學習的方式 理由其實跟George講的大同小異
    很多讀者認為音標只是一個工具 所以使用KK音標並沒有不可以
    但是有沒有想過 當有更好的工具 為何不使用?而侷限在一個已過時 甚至不被國際所認同?
    講到英漢字典的KK音標標示 有些字和一些英英字典發音是不同的 如Kilometer 當你發覺你講這個字時美國人聽不懂 你還要堅持KK音標?
    Why not get a better tool if you can?

  73. kirtliu says:

    版主第65篇提到在撰寫一本自身學習英文的書,不知是會請出版社出版嗎?如果出版的話希望能在blog上告知,我相信這對許多人而言都是相當重要的一項學習參考資訊。

  74. DammitMS says:

    拜IT & Internet科技之賜,現在東方人想學好英文已經容易許多了。
    版主的論點與這個網址相同(www.antimoon.com),有興趣去參觀一下(特別是SuperMemo軟體)。
    個人也是極認同此論點:用英英字典以完全英文單語思考為目標。但這牽扯到究竟學習英文(語)的動機為何(一言難盡啊)?
    學好英文,建議簡單開始步驟如下:
    1. 花個兩、三萬台幣買台筆記型電腦( 原始正確英文為laptop,近幾年notebook也被使用,請上www.wikipedia.org查詢 ),翻成攜帶型個人電腦比較合適( 現在分期付款買laptop到處都是了。此步驟目的在於英英字典軟體隨時要用 )。
    2. 想辦法生出來(買/借/下載/copy)幾個英英,英漢字典軟體(至少3個)如:Dr. Eye(譯典通),Macmillan, Oxford, Cambridge, Collins, Longman等裝在laptop上後每天除了睡覺外”隨身攜帶使用”,以Dr. Eye為輔(過渡用),英英軟體字典為主(紙本字典可以扔掉了)。
    3. 每天聽英文(如:空中英語、彭蒙惠啦,audiobook,網路或煤體資源啦)。
    3. 從現在起想辦法逼自己達到在作業、報告、考試、筆記、心得、、、等都完全用英文表達(剛開始十分痛苦困難,但其實沒那麼難,因每天唸的就是英文教科書,要表達的也以教科書為藍圖再加自己的話罷了)。
    4. 讀的方面先以原文教科書為主有餘力再碰其他領域,且禁用中譯本(當然剛開始的第一本入門專業科中譯本可能需要)。
    5. 上網或看電視時請盡量以英文為主。
    6. 說的方面等上述步驟作了一段時間自己就會豬道了。
    此方法完全善用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et的power,善用軟體的power,啥咪無敵CD/快譯通之類的可以扔掉了。不敢說是best,但絕對至少是事半功倍之法。等你實行到 畢業時早已是advanced ESL/EFL learner了,你會赫然發現與周圍同學已是天壤之別,接下來要出國留學、工作或英文要更上一層已不是問題,自己心裏已經有底了,也不用浪費錢補習(事 倍功半之法),已經贏了別人一大截。
    NOTE: 1. 上述網址(www.antimoon.com)講得更細更多,請參考。 2. 金錢有限只能買一本英英字典軟體的話,就買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Dictionary 4th Updated Edition( ISBN: 1405811269 )。

  75. DammitMS says:

    順道一提,現在藉著BT(BitTorrent)與eMule等P2P軟體,所有英文字典軟體/相關電子書/有聲書/考試書/小說/電影等等 幾乎統統可以免費下載取得( 特別是IT方面的資源 ),有心者只需投資筆記型電腦的錢,所有英文(語)相關資源一應俱全完全免費下載,這實在太可怕了。該有的工具/資源/環境都有了,只差人不在US/UK 與要學不學而已。
    再給它深入想一想,光靠著BT與eMule提供的分享資源,真得連上大學的必要都幾乎沒了。什麼本科系不本科系的,一點都不重要了。再講句更直接的(不順耳的人請不要介意),光是靠著這些免費資源,只有笨蛋才會花錢補英文。
    想到這點就害怕,真的是只要給它努力認真K個幾年練出真功夫(啥咪都有了,一毛錢都不用花,只差你學不學),不就在台灣天下無敵橫行這台灣小小市場了嗎?真得是越想越可怕啊。

  76. George Chen says:

    用P2P的方式下載軟體已不是新聞,似乎不必特別再強調。事實雖然如此,卻不是合法的行為。朋友私下討論也就罷了,實在無必要在此宣揚這樣的做法。

  77. Simon says:

    学习方法或使用的词典,无所谓好与坏,适合自己的、能出效果的就是最好的。

  78. WADE says:

    雖然此討論串已停滯甚久,還是想提出一個問題請George Chen 不吝指教。

    小弟近日在尋找些關於pronunciation的自修書籍,於AMAZON發現了Cambridge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 17th (以下簡稱CEPD17)。瀏覽過顧客評介及原出版社網頁介紹後,有些想購買的衝動,但目前學習型辭典(已擁有數本)的光碟及線上字典都有讀音的收錄,擁 有CEPD17的實益似乎較低,也很少聽聞國內有人(非英文專業)使用。想請問George Chen的是,您認為類似於小弟這樣的業餘英文學習愛好者,有必要購置讀音辭典嗎??各品牌(牛津 朗文也有出版類似產品)的優劣又如何比較??

  79. George Chen says:

    發音專用辭典與一般辭典的不同是,發音辭典音質更優秀,而且發音辭典收錄更多專有名詞的發音。CEPD 從十六版進化到十七版時加入了美語發音,也就是 CEPD16 只有一個英國發音可以點選,CEPD17 則英美發音並列。自錄發音的功能則是前後兩版都有。

    專業發音辭典確實一般學習者比較少買,CEPD17 與 CALD2 都是 Cambridge 的出版品,而且都有發音功能,我測試比較過,CALD2 光碟的發音大部分與 CEPD17 完全一樣,這現象似乎又更降低 CEPD17 的存在價值。

    其他朗文及牛津的發音辭典我沒有收藏,無法提供意見。

  80. denny says:

    請問一下版主先生 , 為什麼我 Post 的文章沒有顯現在上述的列表 , 還有請您回覆我的問題時 , 順便寄到我的mail 上.
    以上 , 麻煩您了 , 謝謝您 .
    祝順心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