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09 年 11 月開始使用 Kindle for PC 以來,我已經寫過四篇與電子書有關的文章,三篇談 Kindle 電子書購買及使用細節,另一篇則是在 Kindle for PC 上閱讀電子書的經驗。這次又來談電子書,是想從作者的觀點探討,同時也說說我對台灣電子書發展的觀察。
去年七月我以傳統紙版的方式出版自己寫的書,其實從出版前到現在,我一直沒放棄以電子書的方式出版。Amazon 的 Kindle Direct Publishing 平台,進去看了又看,還有很多顧慮,不敢就這樣直接送上資料,訂個價錢開始販賣。
電子書的時代來了,那是 Amazon 告訴我們的,Amazon 的行銷數據顯示,Kindle 電子書銷量短短幾年內已經超越紙本書,現在大部分書籍都找得到 Kindle 版本,直接從 Amazon 購買,省去很多運費與等待時間。儘管 Amazon 的 Kindle 平台已經成熟,又有上百萬冊書,可是並非所有作家都願意放手一搏。Harry Potter 作者 J. K. Rowling 就因擔心盜版問題,在 Harry Potter 正熱銷之際,決定不發行電子書版。直到今年三月,才推出 Kindle 與 Nook 這些平台的電子書,想在紙本書熱潮即將結束時,再發揮一下殘餘價值。
在台灣,電子書也不算新鮮話題,每年國際書展有電子書專區,陳列一堆電子書成品,幾家頗具規模的大書商,也有自己建構的電子書平台,從閱讀機到內容,繽紛陳列,看似成熟,實則問題重重。今年看到的情況與兩年前差不多。從讀者的角度看,已經不太有購買意願,怎有可能把自己的書交給他們出版。台灣的電子書產業,多半還聚焦在硬體與特定內容,展示出來的機器向觀眾訴求的是:「我們可以做出電子書閱讀機。」這不用說,大部分人都知道,Amazon 的 Kindle 閱讀機就是台灣廠商代工的。
這種思維與 iPad 帶動的產業鏈很類似。Steve Jobs 發表 iPad 時,後端的 app 開發產業模式,還有透過 iCloud 串聯的使用方式已經建構完成,所以硬體使用方便性大幅提升,依附在 iPad 底下營生的 app 產業不但彰顯了 iPad 的價值,也賺得可觀的利潤。成功從來都不是偶然的,早幾年 Apple 製造出 iPod 開始賣音樂時,Steve Jobs 已經先醞釀多年,與唱片公司談過無數次,談出一個可行的模式,讓大家都有利可圖,iPod 才有辦法創造奇蹟。Amazon 在推出 Kindle 之前,Jeff Bezos 也是先與大部分出版公司談過,獲得共識,Kindle 的路才有辦法走得如此順利。台灣缺的正是 Jobs 與 Bezos 這樣的人。
電子書在台灣的發展模式與平板電腦的相差不多,所謂的品牌,不過是一張貼在產品上的標籤,叫好不叫座,營造不出自主的產業,到最後可能一場空,。先別說台灣,就以美國來看,Barnes & Noble 追隨 Amazon 的腳步製造出 Nook 電子書,市場卻遠遠落於 Kindle 之後。
如果我們對台灣電子書產業還無法預測,大陸漢王電子書的發展歷史可為借鏡,「漢王曾在 2010 年創下 9.3 億元人民幣 (下同) 的銷售收入,去年爆跌 75% 僅剩 2.33 億元;去年更淨虧損達 4.97 億元,相當於 2010 年淨利潤的 5 倍多。 」 (全文參考 4/3 工商時報) 台灣出版產業本就不大,更難撐起一整個產業,尤其在這個網路環境成熟,國際化發達的年代。屏障排除之後,不是台灣產業擴大版圖,反而是讓文創產業高度發達的西方文化更快速入侵。我們既不想靠邊站,也只能選邊站。
我在 2009 年 11 月寫的文章,最後提到「中文電子書還在規格、硬體之爭嗎?怎不研究靠行 Kindle 的可行性?轎子有了,何妨努力看看有沒有坐轎的機會。」從作者寫書發行的觀點來看,兩年多來,這樣的期待似乎更真實。前兩天看到有人把中文書送上 Amazon Kindle 平台開賣,過程看似還有不太順暢的關卡,不過已經可行了。Amazon 的策略如何安排,還不知道。然而由此看來,Amazon 只要再跨一小步,可能就是台灣電子書「使用環境」的一大步,同時也是台灣電子書產業淪為慘業的關鍵時刻。